更新:2025-07-07 06:22
首映:2014-02-24(英國)
年代:2014
時長:59分鐘
集數:6集
連載:更新至26集
評分:9.3
觀看數:18677
來源網:三年影院
【皇家律師 第三季】最后十幾分鐘,值得為它寫一篇文章
追求感情和聯系等抽象的都難得善終,到頭來不如能衡量的客觀實體實在。追逐捍衛弱勢的女主失魂落魄,渣男Clive終場成本劇最大贏家,Billy難逃病亡,這季我最討厭的角色Harriet同學活得可滋潤。
Mickey這個人物簡直就是畫外音的存在,無論從他口說出的比賽只有輸贏不需要真相,還是從他身體現出的逐名利時只手遮天求真相被默然處決。第三季風格保持一貫英式特色,優雅,冷嘲,陰郁保守;對整個司法體制的入骨刻畫,毫不保留的批判反思;人性立體豐富;劇情現實冷感,邏輯性尚可經推敲。
心頭好啊心頭好
其實第三季從選案子上就挑了一些敏感的社會議題,示威游行、同性戀、穆斯林、安樂死、職場性騷擾。Matha一直在追求勝利,為此可以付出自己全部的熱情,她和被告之間不存在第三個人。
Matha有一個技巧是去引導故事、給出模糊的證據、用熱情去說服。她會勝利,當她的客戶講出了真實,當她自己主動發現了更多的真相。但是當她找不到支持觀點的證據時,這其實就是政治。
政治不問對錯,只看你是不是贊同我的觀點,和我站在一邊。Billy性騷擾的事情上,Matha可以無視事實為Billy辯護,這是律師的本能
成為QC以后,接觸到的案子都是重量級人物了,比如毒梟、黑幫、軍方、國家。
也許是因為中國沒有毒梟,也許是因為只看到過《是這樣的,法官》這樣的基層法院紀錄片,編劇/導演想表達的,我不能感同身受。但似乎和《大宋提刑官》的結局一樣,這個國家的階層結構已然如此(官員人人腐敗&毒梟、黑幫勢力極大),單憑個人根本無能為力。(直到唐山打人事件,才真切體會到世界上存在著讓單個個人無能為力的惡)
最后一場官司,導演安排了一個讓martha無法理智思考的人作為被告
第三季里Martha變得易怒還有一些固執,她似乎被困住了。我甚至開始質疑Martha的判斷,而編劇也挖了更多的陷阱。
案件一,法官兒子因為過激行為致使一名警官殉職,有一個關鍵點在于男孩兒的行為是否是在受到威脅的前提下發生的,在梳理過程中Martha 發現男孩兒存在精神障礙,高壓環境讓他產生幻聽引發了這場悲劇,但這并不能抹掉男孩兒參與了游行并傷害了一個人的事實。Martha的能量讓她甚至不需要用精神狀態作為辯護點,為將男孩利益最大化,她從警F的漏洞中為男孩做了無罪辯護。她又贏了一次。
但是
過了好久好久,我還在想最后一季表達的意思,也許終于明白了一點點。
剛看完時,我只覺悵然若失,甚至想不通performance具體指什么。前兩季,瑪莎在追求真相,她真誠地告訴她的client,tell me the truth,這就是她和別的律師不一樣的地方。最后一季,直到瑪莎為Billy辯護時,暗指實習生誣告Billy,我才驚覺,瑪莎變得沒那么在乎真相。她變得和別的律師一樣,抓住控方的漏洞,猛烈地攻擊,同時對自己不利的證據避而不談,甚至潑控方污水--盡管她知道事實并非如此--或是硬把巧合當證據。這就是performance吧。
【皇家律師 第三季】最后十幾分鐘,值得為它寫一篇文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