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23:47
首映:1987-09-23(法國)
年代:1987
時長:128分鐘
語言:德語,英語,法語,土
評分:8.6
觀看數:98949
熱播指數:195
來源網:三年影視
《柏林蒼穹下》精益!先看眾生相,再成為眾生
當這個城市因工業污染而滿目塵囂的時候,會不會也有些天使,坐在學校圖書館的鐘樓之上,不動聲色地俯瞰著。是否也會有某個凡心萌動的天使,看懂一個人孤獨的絕望,而化為肉身,拉緊了生命的繩索,在人間溫暖陪伴著,專注走一回。
丹尼爾,這個愛上凡間女子的天使,想要喝一杯熱咖啡,想要買一份報紙,和街角的人攀談,想要和愛人擁抱。可是,天使卡西爾對丹尼爾說:“這一切都不會真實的發生”。是的,當世界微弱掙扎在戰爭、災難、冷漠、空洞、艱辛之下,來到人間的天使,除了加入這一切,還會擁有什么?在他之前,多少天使曾經來過;在他之后,仍有天使奮不顧身。可是,世界依舊摧枯拉朽地衰敗下去,我們大多數人,已經在清晨醒來時聽不到鳥兒在枝頭的歌唱了,而那些窗外有枝頭,鳥兒在鳴叫的窗子,清晨沒有人醒過來。
男人總是不耐煩地揮舞著胳膊,女人總是煩躁地哭喊著,親子和父母間的爭吵沒完沒了。小孩子偶爾看見傳說中的天使,很快就被生活的風卷走到世界的另一邊了。老人總有很多人生的故事想講給人聽,可是已經到不到聽眾了
寫在前面:感謝一同參加觀影會的伙伴,這一小段話一半要歸功于他們。
盡管物理學家可以用最精確的方式去規定時間,例如以原子能級躍遷的頻率標示一秒鐘的長短,但是他們不能表征的,是體驗中的時間。亙古以來充塞柏林的天使們,他們或許見證著這片土地從海水中升起,見證著第一條河流為自己營造出了河道,見證著羅馬的大道被芳草掩埋,見證者拿破侖的大軍倉皇而逃,他們盡可能見證著一切變遷,但是這些時間上的變動于他們都是無意義的。他們所經歷的時序變化,或許可以用時事的推移來表征
1987
當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能清楚看見天堂的樣子,現在卻只能猜想,當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他會問很多問題,為何我是我,為何我不是我;當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只要面包和蘋果就足夠
繆斯女神淪落世界邊緣飽經滄桑聽眾變讀者不再圍坐一團
時間會治愈一切,但如果時間本身就是疾病呢
只要我抬頭 世界便會從眼前升起,滿懷歡喜
事情并非總如人愿,一切都是空虛
柏林,我是個陌生人卻如此熟悉這里的一切 只是這里路的盡頭是那堵墻
當上帝極端失望,最后準備永遠棄世界于不顧時,有一些天使不同意他的做法,站在人類這一邊,辯說應該再給人類一次機會。
因計劃遭到阻撓,上帝顯得極為生氣,并將天使放逐到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柏林。
然后上帝就離開了。
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今天所慣常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
從那時開始,這群因“二次天使叛變”而落難的天使就被困在這個城市里,不但釋放之日遙遙無期,連重新獲準回天堂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被詛咒而成為目擊者,永遠只能做旁觀者,絲毫不能影響人類的行動,或是介入歷史的演變,他們甚至不能移動一把子...
——《試圖描述一部“無法描述”的電影》,維姆文德斯
在電影的開頭,文德斯用他一慣的風格——緩慢的節奏,大量的獨白——來挑戰人的耐性。看電視的婦人,綣宿在沙發后面的孩子,站在梯梯口抽煙的女人,自我撫慰的失戀男子,為孩子犯難發愁的父親...絮絮簌簌的自我意語,數不清的移動鏡動,大量黑白色的高空俯拍——這種表面的漫不經心,在影片放影完畢之后
《柏林蒼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是“德國新電影四杰”之一的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執導的詩電影,獲1987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走進這部經典~
一. 劇情介紹
《柏林蒼穹下》的主人公是兩位被放逐到柏林的天使,一個是慣于對人世疾苦冷眼旁觀的卡西爾(Cassiel),另一個是常常感懷于無常世事與人間悲歡的丹密爾(Damiel)。二人身著寬大的天使袍,在城市各處游蕩,傾聽人們的祈禱,默默觀察人們的內心世界。
《柏林蒼穹下》精益!先看眾生相,再成為眾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