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完。一開始我以為法國男生跟德國男生有一腿,后來才發現是導演故意制造的錯覺。為了贖罪,來到敵對的國家找到他生前的父母,是一種莫大的勇氣,但與此同時又是那么的自私隱瞞真相。黑白與彩色的切換,仿佛看到戰后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咬著牙堅持活下去的感動。男主聽到女主跟她告白,他卻說了“forgive me,anna”,他是懦弱的吧,不愿看到家庭因為她而變化,連婚禮都是因為母親覺得這樣安心;不愿看到她的臉想起曾經錯殺她的未婚夫。我覺得女主是勇敢的,她得知了真相忍受不了但卻自殺未遂

OZON大師的作品,拷問靈魂最深處的極品佳作,配樂凄美溫婉,琴聲如訴,催淚無敵,顫動人心,故事柔情似水,娓娓道來,細膩感人,一波三折,結局攝人心魄唯美凄涼,缺憾中孕育希望,貼近現實生活,結尾是馬奈的畫作《自殺》激勵人活著的意義......
揭示人生不過如此——相識與邂逅,攜手與錯過,緣聚緣散,順其自然。愛恨交錯,有勇氣去原諒,也有尊嚴去離開。~~讓人不禁唏噓:回首往事,這世上最色彩斑斕,留在你內心深處的,也許只有回憶謊言和寬容。

電影全片幾乎采用黑白鏡頭,只有短短幾處有色彩. 所有frantz出現的地方鏡頭會轉變為彩色,中間一小段的彩色沒有frantz鏡頭,但那一段發生在frantz生前最喜歡的地方,anna在那里慢慢的講著關于frantz的一切.再次出現色彩是電影最后一幕,因為那副畫,有代入象征意義的畫,對anna來說放佛是她直面frantz死亡的場景,最后一次出現anna與畫,她離開了frantz的家,看清了adrian的面目,留在了巴黎,決定帶著frantz的美好記憶,重新出發,從此之后關于frantz的死亡帶來的一切悲傷全部定格.

《弗蘭茲》的故事改編自作家Maurice Rostand的舞臺劇。1932年,就曾被恩斯特·劉別謙搬上銀幕《我殺的那位》。只是作為擅長拍攝女性的歐容,將原本的男性視角,改為了女性視角。
一戰結束后,德國女孩安娜在戰爭中失去了她的未婚夫弗蘭茲。有一天,她在弗蘭茲的墓地,發現了一個法國人送來的花。
這個叫阿德里安的法國人,聲稱是弗蘭茲的好友。他的到來給安娜,以及弗蘭茲的父母都帶來了新生——他講和弗蘭茲相處的故事給他們聽,還給他們拉小提琴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陪同安娜去舞會……

弗蘭茲:如果謊言帶來的是真實的美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