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1 07:32
首映:2019-09-03(中國大陸)
年代:2019
時長:8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英語
評分:6.5
觀看數:98675
來源網:三年影院
《零零后》看懂這部良心紀錄片,也就看懂了中國式教育
B站剛發預告片,我看底下評論大都是“沒有什么共鳴”,在僅有預告片的情況下,我不代表誰,僅代表平凡生活18的自己,問一句:我又被誰“代表”了?
鄙人拙見:之所以大家毫無共鳴,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必修四政治的道理:普遍性存在特殊性當中。作者想呈現的是00后這一普遍群體,他把00后的特點全集合到一起,來呈現00侯的普遍性。實際上這些集合起來的特點,對一個00后個體來說,是特殊的,他有限的人生不可能有那么多相同經歷,所以我們覺得沒什么共鳴。但如果給其他年代觀眾的話,雖然也沒什么共鳴
1.關于熱愛
最近和周圍的朋友無意間的聊天,一個通病:竟然不知道自己熱愛什么…更不知道怎么選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當今時代,熱愛竟然成了一個很困難的東西。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現象?個人想法可能因為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自小父母將他們覺得好的給了我們,按部就班的讀書,過去的10多年,我們都不需要選擇,爸媽決定,自己不需要承擔任何選擇的后果。好不容易迎來了工作,有的聽了父母的選擇,有的主動選擇,一時與社會接軌,除了工作然后呢?于是,茫然了…從小的教育賺錢為了買房,買車,養孩子
30年前,有一個畫家,業余從事美術教育。所接觸到的孩子們心靈的緊張和承受的壓力,深深地觸動了她,讓她決心研究并實踐適合兒童天性的教育。她就是著名兒童教育專家,芭學園的創辦人——李躍兒。
李躍兒老師也是紀錄片《零零后》兩位主角的恩師。在她的指導與幫助下,他們從童言無忌的孩童成長為獨立自信的個體。
關于教育,家長們總是不由地產生焦慮,畢竟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這方面,大李老師正是行家。多年來,她在育兒上的實踐與研究,兼顧了中西方教育的優點。
去影院遲到了。進去的時候小池已經揮著棒子開始打人。
我是00年出生。
這片子仿佛拍的兩個中產階級培養的00后,其實不然。
獨生子女背景下,因為“只有一個”,父母會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但是很多家庭不過“偽中產”,不過是拼命去給孩子創造一切“最好”。
片子里面兩個人的成長路上有所謂中產的人脈關系嗎?坦白講,我沒有在看出來。
申請學校 參加比賽...每一次競爭都是相對公平的,自己有夢想自己找老師自己去申請。都是自己爭取過來的。
可總是會有人說,你出生多好呀,你資源都是最好的
影片中最喜歡女孩兒媽媽的一句話
以終為始,做父母的,得先確定你希望孩子未來是什么樣的人,再去思考如何培養,使之成為那個樣子。
其實當老師的人,又何嘗不是應該這樣呢?
空談培養一個好的孩子,卻給不出好的標準,隨波逐流,這才是毀了孩子。希望更多的人看看這部片子,了解人生軌跡的多樣性,關注孩子的需求,給予他們參與自己人生規劃的更多可能。
《零零后》看懂這部良心紀錄片,也就看懂了中國式教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