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2 02:48
首映:2007-09-21
年代:2007
時長:104分鐘
語言:意大利語
評分:7.6
觀看數:85430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鋼琴,獨奏》2007年,有的人,只能這樣表達情感
音樂,總是記錄了最美的時光。
但音樂啊,哪怕再美,哪怕走到極致……卻仍然不能作為人生的救贖。
人生,究竟能飛多遠。?……只在音樂的夢境中高飛,也許,只不過是原地兜圈……——媽媽,他最愛的時光,他終于還是want to back..。
PS好影評:http://www.douban.com/review/1681709/
傳記,開頭到結局,幾已定局。
電影如何記寫這個開頭和結局,才是看點。這與靈魂無關。片中的主人LUCA,背負童年的陰影,音樂演出大多在烏煙瘴氣人聲嘈雜的酒吧,最后以天才的盛名自殺,這些都與靈魂無關。就如莫扎特,如此天才,所作無非是取樂宮廷的艷曲,這是音樂,也不便說是靈魂。
這部意大利影片,真地是意大利影片,不愧是意大利影片。片頭的音樂、影像,讓人感到得流淚,讓人不自覺得微笑——皆因那個天真頑皮的LUCA,他的母親那紅色的衣裙,在海天白沙之下,如此入畫。
意大利的攝像就是這樣地完成每一個鏡頭。片頭之后,彌漫起一陣黃沙。于是,做好準備迎接一部慢片——意大利式的抒情情調。不過,很好,在緩慢的節奏中間,有優美的跳躍的鋼琴音樂,偶爾夾兩條小提琴,過渡。于是,再來,意大利的山,即便山不美,拍出來也是美的,否則不能入畫;接著,非洲的黃沙,艷麗的顏色,平靜的河,廣漠的山......過于活潑的生命,往往突然之間死寂,正如樂極生悲一樣。最后,他的音樂,如此平靜,深沉而入畫。
入畫。生命,不過是一段漂亮的不漂亮的畫面。
一部依靠情緒取勝的電影。
雖然情節推進很慢,但一點都不覺得悶。
男主角猶豫敏感的氣質和一干演員們高超的演技讓人印象深刻。
一句話,太贊了!
從明天起,
做個幸福的人。
劈柴,喂馬,
周游世界。
這是一部親情片,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執意認為是我殺了你,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勾起我對你無休止的懷念和悔恨;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接受不了我們都在奏solo,永遠各唱各的調,只有假日生日才會聚在一起;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和每一個你們通信,告訴你們我的幸福,讓你們安心,我給你們擁抱,我回到你們身邊,但是我看到你們的臉,卻心如刀絞。
這是一部愛情片,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執意認為你或許不是我一個人的,我懷疑,我嫉妒,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卻傷害你。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當你喚我的名字,我把跨出窗臺的腳縮回來,卻無法給你“正常人”的幸福。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在和別的女人過夜時,腦海里都是你的影子,早上醒來時,口中呢喃的是你的名字。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要給你一個擁抱,一聲對不起,讓你今后的日子能記得我的體溫。
這是一部友情片,因為我們太愛了,所以我要求你們和我神交,我想要我們會完美,可是你們離我去了;因為我們太愛了
從在電驢上看到它的評分我就把它列入必看系列,原因有二:我太喜歡鋼琴了,其次是看看這部戲其中鋼琴曲的成份有多少,能否與《海上鋼琴師》相媲美。
看完,感覺還是不賴的。
主角從童年開始性格便特別分明,敏感多情又內斂。童年看著父親經常出遠門導致母親寂寞以淚洗臉,以琴聲相伴,便在他心底埋下了根,更嚴重地是,一次出門在車上跟母親通過后視鏡微笑時母親分神出了車禍,他便認為是自己造成的,這塊心病一直持續到了最后,終于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影片的許多畫面都是唯美的,滿地的黃葉、堤旁的木凳、連綿的山丘、溫情的擁抱、旅行的信箋……加上背景音樂,爵士樂就不提了,畢竟是影片的主旋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吉他聲,有那么一段出現過兩次,主聲和伴奏十分契合,比片尾曲(how far i can fly??)更感人。
嘗試著跟《海上鋼琴師》比較,發現差別還是太遠。共同點是兩人都是很有音樂天賦的人,靈巧的手指,在鋼琴上揮灑自如。性質不一樣的是,《海》的1900對音樂的熱愛使他脫離了生活,到了一種無法比擬的世界,他的生活就是音樂
以鋼琴為關鍵詞搜索到的影片,直至看完,才發現鋼琴這種樂器,音色也許是距離人類的感情最遠的,不管是歡快還是憂傷,都有表現力比它更適合的樂器;但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影片會以鋼琴為主調,表現憂傷呢?不得其解。
這是一部關于心理疾病的影片。
從中可以發現兩個主要內容:
心理關懷或者治療,不分中西,都有被忽視的階段、時候和地區。
人的心靈都很難脆弱,兒童更是。沒有得到治療的幼小心靈,更容易早夭;如果身體有疾病,舍棄任何局部的肢體或者部分的器官,不影響人的生活;但是,心靈的重大疾病,有時候更危險;生不如死,或者最終通向死亡。
《鋼琴,獨奏》2007年,有的人,只能這樣表達情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