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9 17:20
首映:2022-09-10(多倫多電影節) / 2022-11-23(美國)
年代:2022
時長:151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5
觀看數:75686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造夢之家】以電影作為志業
我不知道是誰翻譯的中文片名《造夢之家》,真的是太貼切了。英文名《THE FABELMANS》,直譯應該是《菲波曼的一家》,但是“造夢”二字實在是精準,因為他們都在親手打造自己的夢,而不是在“追夢”。如同“造車”和“追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造夢這兩個字,把這一家子的性格,整個家庭的文化乃至命運,通通展示出來了。
電影雖然是斯皮爾伯格導演自傳,但其實也展示了大量關于母親情節,其中也包含一些關于父親的故事。所以,電影《造夢之家》不僅僅是斯皮爾伯格的“自傳”,而是這個家庭
(本文有劇透傾向,請斟酌閱讀。本文只是本人一些隨想,非專業影評。)
有幸在多倫多電影節觀看了The Fabelman的全球首映。這部斯皮爾伯格的半自傳電影,用獨特的方式解構了斯皮爾伯格本人對電影,藝術,和家庭等議題的看法與感受,讓人回味良多。影片開場, 男主母親一句, 電影就像做夢,你永遠不會忘, 奠定了本片的基調。做夢就自然有美夢,也有噩夢,男主在造夢的過程中,美夢成真,噩夢相隨。
電影前半,男主Sammy的童年時期,就如同一個長長的美夢,在母親的啟蒙下,發掘了自己拍攝電影的天賦
這個片兒故事很舒服,典型的美帝洗腦片兒。
舅舅對藝術和家庭關心的總結,結合他這個藝術媽媽的對婚姻家庭的表現嚇住了他的夢想萌芽。他媽離開的時候跟他說要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他不欠任何人的。他艱難的堅持他爸的愿望,或者是為了否定他藝術媽媽對家庭的背叛,堅持學業到嘔吐,他爸放手了,讓他追求自己的意愿。結尾結尾受高人點撥,兩句地平線給他引上夢想的正途。是對他茫然的糾結的不堅定的未來思考做了確定。
老媽彈斯坦因鋼琴,老爹第一批計算機專家。60年代就開始玩幾十美金的攝像機
就是把2017年蘇珊娜萊西拍攝的紀錄片斯皮爾伯格,又拍了一遍,斯導這也太自戀了吧?這算是copy,還是copy?
雖然很燃很熱血很drama——一路拍片打怪指導演員、受到同學追捧、畢業電影都交給他拍了,媽媽出軌父親好友被斯導意外發現,斯導無意間做了媽媽的狗仔隊,拍下了媽媽出軌的證據,還剪成視頻給媽媽看,也真是夠殘忍的。拍青少年逐夢演藝圈,但是不如瓦爾達拍的南特的德米好,我還想問斯導有沒有看過瓦爾達這部傳記電影?
這片最大的價值就是讓米歇爾威廉姆斯和保羅達諾這兩位演員的演技再被大家看到
特呂弗有《四百擊》,塔可夫斯基有《鏡子》,伯格曼有《芬妮和亞歷山大》,侯孝賢有《童年往事》……現在斯皮爾伯格有了自己的《造夢之家》。
但只有他講的是拍電影,畢竟這是他從6歲起就迷上的愛好。他用玩具火車模擬電影場景(《戲王之王》),用卷筒紙纏在妹妹身上扮演僵尸,用孔洞制造閃光,用蒙太奇產生喜劇效果。是電影讓他在學校出盡風頭,讓他發現母親的秘密,讓他表達態度,也讓觀者自省。所以,本片既是這位全球總票房冠軍導演對自己年少時的追憶,也是他寫給電影藝術的頌歌和感謝信。
很喜歡結尾地平線下移的處理,搖晃的鏡頭很可愛,好像一瞬間導演就出來和觀眾謝幕了—謝謝大家看我的故事!全片是以家庭中媽媽的情感變化去支撐整部片子的進展走向,主人公的成長是被動的。整體來說是細膩的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充滿的導演個人記憶的表達。影片開頭不足夠吸引人,全片冗長—但仍然會是Steven Spielberg在講述Steven Spielberg的故事而堅持看到最后。
【造夢之家】以電影作為志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