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輸了身體,也要贏得靈魂。”
“你知道結果,還要反抗是為了什么?”“為了驕傲。”
這是賽德克·巴萊里的臺詞。
抗日的作品千千萬萬,卻沒有一部如此地深刻,如此地震撼心靈。沒有什么大義口號,沒有冠冕堂皇地理由,只為守衛屬于自己的獵場,只為孩子的臉上還能保有榮耀地圖騰,三百戰士對抗幾千大軍,無所畏懼。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場戰爭,而是一種信仰,一種直擊心靈的力量。
“為什么不能再忍二十年。”
“因為再過二十年就沒有賽德克了,孩子都變成了日本人。”
已經忍氣吞聲了二十年,他們卻決定反抗,他們不愿讓下一個二十年磨滅他們的靈魂毀壞他們的獵場。血祭先祖,獲得踏上彩虹橋的資格,即使死亡也不讓靈魂被奴役。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畏懼,砍下重傷同伴的頭顱,他們帶著悲傷繼續前進。
“現在結果已經注定,我們選擇的只不過是死亡方式。”
他們在樹木間跳躍,在巖壁間穿梭,如履平地。他們是森林之子,帶著必死的覺悟在家園中布下陷阱、設下埋伏,用所有的熱情與力量打這場必輸的戰爭。他們選擇在鮮血與榮耀中死亡
在以前以前,我花了40RMB去團購了一張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的電影票,看到了所謂6億RMB拍出的電影,看完后,沒有什么觸動,感觸最深的估計就是,這6億RMB花在什么地方了。
時間回到現在,我在上上個禮拜看了這部賽德克巴萊,我沒有去電影院去看,看的是網絡上下載的它。
但是就是這個它,讓我靈魂有了許些觸動。
這部電影的內容講的是臺灣原住民對暴力面前的反抗,以暴力去反抗暴力。我從這個反抗的過程中,看到了許多感動。
那些勇士們,明知自己反抗必死,但是他們還是義無返顧的反抗,他們高唱著自己的族歌,拔出自己的尖刀,砍向了敵人的頭顱。
這才是真正的電影,一部有血性的電影。
之后是第二集了,我看的是臺灣的原版,分上下兩集。
下集最讓我觸動的是那悲壯的死。
族中的女人為了給自己的丈夫孩子留下一點點口糧。她們全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這是多么偉大多么悲壯的死啊!
為了丈夫,為了孩子。
后記。
我記得當時還沒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金馬獎就已經把它推為最佳電影了,于是乎大陸的某家知名網站就發出了一篇文章。
【賽德克·巴萊】安藤政信主演,優點與缺點,你有你的驕傲,但別變得可笑,分寸很重要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