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1 03:52
首映:1983-02-11(蘇聯)
年代:1983
時長:141分鐘
語言:俄語
評分:8.6
觀看數:99416
熱播指數:131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兩個人的車站】溫情與浪漫從來都與物質無關
鋼琴家普拉的妻子開車撞死了人,為了妻子,普拉東甘愿頂罪。在審判前的一個星期,普拉東趕回家見父親的一面。途中,他經過了一個普通的、喧嘩的車站。 車站餐廳里,普拉東和美麗女服務薇相遇了。兩人一開始因為普拉東抱怨餐廳的服務而互相結怨,爾后,普拉東和薇拉越聊越投契,普拉東還到了薇拉家作客。兩人的愛情之火就在點點滴滴中點燃了,最終步入愛河。 普拉東入獄了。在難得的家屬探視日,薇拉千里迢迢來看普拉東了。兩人在監獄外的木屋內度過了難忘的一晚。
作者按:原諒我能力有限想不出合適的題目,選擇“知音體”實屬無奈。其二,本人是配音迷,文中有大段配音的評論。非喜勿入。
(一)引子
周六上午八點——大多數人還在睡懶覺,于我也是跟鬧鐘拉鋸、痛苦掙扎了多時才起床的時刻——出門。
頂著清晨的寒風騎車半小時到車站,再坐半小時公車到影院。其間不免在顛簸中睡眼惺忪地凝視窗外流動的風景。溫暖還不刺眼的太陽已經大方地撒落萬千光束。現在是初春,稀疏樹葉間斑駁閃動的亮點營造出幻覺般的恍恍惚惚。
老電影沙龍,去年底在豆瓣上誤打誤撞加入的組織,卻成了我今日意外的驚喜。他們終于要放老譯制片了!
好大的廳,一水的紅色座椅,溫暖的顏色。密密麻麻匯聚在中部的幾十號人,像紅裙上的一條腰帶,閑適淡定,既不張揚也不落寞。沒有人帶任何零食,沒有任何噪音,這對苛求安靜觀影環境的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
抑或是大家都還沒睡醒?
當老電影那略帶嗤嗤膠片轉動的背景音開始飄揚的時候,當失了全彩、微微發紅的畫面夾雜著跳躍的光點鋪陳開來的時候,我木木的思維有點活絡了。
每次看蘇聯片或者俄羅斯片都會給我帶來一種真實、現實不做作的感覺,不似法國片放肆的浪漫,不似美國片的熱情豪放,不似北歐片的深沉倫理,俄片總是有著它純純的樸素與務實。
看完影片不能不贊嘆女主的勇敢,記得有位名人說過,“真正的英雄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質后,還依然熱愛生活的人”,而女主則是在歷經情感的顛婆與不幸之后依然還能勇敢奔赴的人,不得不說,我很羨慕也很欽佩。
女主是一個車站餐廳的服務員,丈夫出軌逃走了,丟下孩子與父母,女主堅強的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在不幸中依然努力向上生長
我小的時候只看過這部片子的結尾,兩個人在雪地里奔跑,因為男的要在規定時間內趕回看守所,否則視作逃跑。時間到了,兩個人實在跑不動了,于是背靠背拉起了手風琴,圍墻內的教官聽到了琴聲,嘴角浮起笑容,‘’他沒逃跑,聽,他回來了。‘’
《兩個人的車站》,于1983年在前蘇聯上映,影片在刻畫主人公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大量蘇聯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風貌,對體制下的供需弊端不乏溫和的諷刺。
今天陪老爸一起完整地看了一遍,劇情飽滿,臺詞詼諧,表演細膩,有句臺詞印象深刻
兩個人的車站是蘇聯導演梁贊諾夫三部曲之一,是他一貫風格的“抒情式喜劇”的代表作之一。
這部電影其實更像是散文般的電影,略帶傷感但又不失幽默與鬧騰。
01概述
是鋼琴師的普拉東為妻子頂罪要坐牢,臨審判前去看望父親(也許是最后一面)。沒想到在車站中途停車吃飯的空檔竟然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他因為不想給難吃的飯菜付錢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后果,誤了火車,拿不到身份證,晚上沒有地方住,在等待拿身份證的時間又丟了錢包……
這一切都像是蝴蝶效應,將他引向了自己未預料的事情之中……
《兩個人的車站》是蘇聯著名喜劇導演埃利達爾?梁贊諾夫的愛情三部曲之一。作為一部生活喜劇,充滿著生活的真實感和時代氣息。影片中處處張顯著一種耐人尋味的幽默感,引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平凡中的真情讓每一個觀眾都為之動容。
他是代妻子受過的。善良敦厚的他為了保全做電視臺播音員的妻子的名譽、地位,心甘情愿做了那次車禍的肇事者,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接受勞改。而現在他被獲準去見妻子——她從七千里外來看他,在村子里租了一間房子。長官給了他通行證,順便叫他把修好的手風琴捎回來。她?妻子?那個情愿讓丈夫代過而得以換取自己的前途的女人?等他?他無法相信,本想拒絕去看她,但又沒有權利拒絕去取手風琴。臨走,長官告訴他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歸隊,否則會加刑的。于是,這個叫普拉東的人走出了監獄大門,踏上荒涼而積雪覆蓋的大路。西伯利亞,天寒地凍,路途遙遠,一件往事不由得涌上他心頭,溫暖了他的心。
影片以大量的篇幅娓娓道來這件往事。從快餐不合口味沒吃拒絕付賬開始,鋼琴家普拉東與車站快餐廳女服務員薇拉之間
【兩個人的車站】溫情與浪漫從來都與物質無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