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5 04:44
首映:2022-09-01(威尼斯電影節) / 2022-10-07(美國)
年代:2022
時長:158分鐘
語言:英語,德語,菲律賓語
評分:7.4
觀看數:37252
熱播指數:141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殿堂級!《塔爾》,請別再產噪音啦!
有一位黑人男學生說不喜歡巴赫的作品,因為他的白人身份和厭女世界觀,塔爾反駁了他的觀點,認為藝術不能與道德混為一談,不能用一種道德審判的眼光去看待一個作品,這樣會使你關閉心靈的大門,說的太對了。
作為一個女同,塔爾偏愛有才華的年輕女性,她天才指揮家的光環吸引著她們,并且利用職權與她們發展不正當曖昧關系,打破了對性別的刻板認知,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擁有了崇高的地位和無上的榮耀后,都可能會對外界的誘惑產生搖擺,這僅僅是品德的問題,而不是性別的問題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竟然從天墜落!你這功敗列國的,竟然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的眾星之上,在極北的地方。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與至高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地府極深之處。”
就劇情來說優缺點都很明顯,前期對話冗長和后期有敘事斷層的地方,故事主題從Tar選擇以“愛”來詮釋她即將指揮的交響樂展開。Tar是天才,并且她自己也清楚地明白這一點,她把自己放在神明的位置,去心安理得接受別人的憧憬和艷羨
“他們不能都做指揮,親愛的。這可不是什么民主。”
影片的第107分鐘,陪養女玩游戲的塔爾說出的這句話,就在有意無意間概括了她對指揮藝術的看法,由此也暴露出她性格中的頑固與強勢——要知道,彼時的塔爾已經徹底身陷囹圄:情感的危機,助手的背叛,以及一樁嚴重的指控。
但她依舊我行我素。在她的心里,大概并沒有對“矛頭為什么會對準她”的反思,至少我們不太能夠捕捉到。但奇怪的是,正是如此一個“壞人”,我們仍然會為之深深著迷,甚至于能夠忍受她的絮叨、狡辯、專橫,長達兩個半小時之久。
顯然
就用主角把所有大師踩在腳下的鏡頭鎮樓
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踩死
一直以來看凱特布蘭切特的表演都是一種極致享受,在本片中到達了她本人表演生涯的巔峰,借由這個完全為她個人量身定制的角色。
但我為什么說女主角的電影早就死了,因為從主角定下是女演員的那刻開始它就不再是一個電影,而是一個女電影。不僅是在本片的評論里,在所有女主角的電影評論里,充斥著她性別身份的批判,這有什么問題嗎?對女主角的性別批判當然沒有問題
不太喜歡這幾幕人影(可能沒截全),交代太細,設計太刻意。
-----------------------------------------------------------------------------------------------------------------
1.從何說起呢,這是Cate演技的巔峰,一個人撐起整個場子;本片避開了商業味(Thor),沒有過多的明星搶戲(I’m not there),也沒有很強的故事性(Nightmare alley),沒有打政治正確牌 (Carol), 幾乎是獨角戲,但比Fessbender的Jobs更刻骨,比J.K Simmons的Flechter更subtle。
2.在《I’m not there》里扮演Dylan是一次玩票,那這次是音樂世界的沉浸體驗,交待完背景、第一幕就開始飆戲:把編劇旁征博引、目不暇接的文化梗一股腦的灌輸給了學生和觀眾,用Bach做引子是很妙的,誰沒聽過Bach呢
殿堂級!《塔爾》,請別再產噪音啦!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