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08:27
首映:2021-01-29(英國網絡)
年代:2021
時長:112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9
觀看數:83025
來源網:三年影院
「不語135」我們終將“失敗”——《發掘》影評
配樂憂美動人,電影開場沒多久就已被背景音樂打動落淚,電影圍繞著發掘展開了多個人物的故事線,讓我很有感觸的是Peggy和Rory的感情線,從表面看好像是“不對的”婚外情,但在我看來這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創造出的當下、創造出的歷史,這里面的每一個人的經歷都是歷史的一部分。
電影的最后,小男孩說道最后我們會在天上再見,當下看覺得是一句好優美的話,但看完之后冷靜下來想想,死了就是死了,什么都沒有了,也沒有“上天”這一說。
電影拍的緩慢而宏大,當他們的發掘有了重大發現時
影片的鏡頭以及配樂相對來說比較舒服,但整個電影寡淡無趣,就和看廣告片一樣。情節包括人物情緒的轉變都是為了拍而拍。想要探討深刻的主題卻流于淺顯,不是鏡頭美感還行,真的想給爛片。看到最后會有一種說了等于沒說的感覺。感覺導演所有的意圖以及劇情編排就和作文模板一樣無聊至極,現在好電影真的蠻少的
[朋友]寫過一篇清新可喜的《古寶》觀後,那時按圖索驥,在Netflix上找來看了。剛剛出去買晚餐,路上微妙的感覺,讓我想起電影裡戰爭將至的那些日子,有一種看不見的氣氛,影影綽綽的,壓在整個國家之上,每個人都知道有什麼東西要來了。
日常生活微微的變形。從人們戴得密實的口罩,錯身拉大的間距,到略顯戒備的表情中,我突然明白「人不是孤島」的意義。如果焦慮正在人群中蔓延、擴散,像漣漪般一圈一圈迴盪著,我沒有辦法置身事外,自顧自的快樂玩耍。
每一句話、每一個消息,都在改變我,都在改變你
考古是著眼于未來的。
——————————
從圖坦卡蒙墓到秦始皇兵馬俑,考古學家的發現一次次刷新我們的認知,這也讓人對考古有了更多浪漫的想象。可是,考古學家自己的故事卻往往被他們所發現的傳奇所掩蓋。
于是,人們腦洞大開。在網劇中,“考古學家們”一次一次深入地底,在錯綜復雜的地下宮殿和迷宮中進行著印第安納·瓊斯式的冒險。看時的過癮避免不了看過之后的滿臉問號:Bug也太多了吧?
真正的考古學家是如何工作的呢?最近一部熱議的英國電影就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
一部好的電影從內在講一定是能引人思索的,在觀影后去回顧這部影片想要抓住一些內在的東西,它或許在講離別與留存,在轉瞬即逝的人生中我們能抓住哪些對我們來說重要的瞬間嗎?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我們能留下點什么呢?這里面有個人追求、親情、愛情多個維度的表達,都比較好的融入在了考古挖掘古船的這條主線上。考古在乎的不是過去與現在,而是未來,讓我們的后代了解我們從何而來。人生轉瞬即逝但當人類第一次將手印印在洞穴中時,他就一直活在人類的歷史中。命不久矣的女主一直擔憂兒子未來的成長
1922年,當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踏進圖坦卡蒙陵墓,他看著洞壁上來自三千年前的手印,感嘆道:“時間失去了意義。”
十幾年后的英國薩克福郡,黯淡草地上隆起的土丘前,一對來自不同階級的男女用卡特的話作為暗號,心照不宣地確立了他們對考古的共同熱情。他們腳下的土壤里,正躺著一艘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船棺——被稱為“英國有史以來最重要考古發現之一”的薩頓胡船墓。
Netflix近期上線的考古題材電影《發掘》改編自英國作家約翰·普雷斯頓的同名小說,以含蓄詩意的筆觸和人物先行的視角
「不語135」我們終將“失敗”——《發掘》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