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19:35
首映:2013-08-30(特柳賴德電影節) / 2013-09-20(美國)
年代:2013
時長:153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1
觀看數:88454
熱播指數:560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囚徒”2013佳片有約,上帝的錯?還是人的錯?
表面上這個故事是關于一個兒童失蹤案,是懸疑類型片。看完后冷靜下來,我覺得實際上這是一部關于信仰的電影,探討的是人性的罪與罰,只是把考驗放在了這樣的一個前提情境下。
孩子是中心,圍繞著兩個突然失蹤的鄰里女孩,父母們和警察偵探,與嫌疑犯和真兇,幾方人物多重交叉,周旋、審訊、追捕。在美國的一個普通小鎮,在冬天的陰冷雨季,在一周左右的時間里,他們都經歷了一場關于信仰和承諾的考驗,以及對人性善惡的審判。
誰是囚徒,誰又是誰的囚徒?
其實覺得電影有點難懂,簡明的來講,就是2名女孩被綁架,警察和父親用了分別由各自的方法找到了被綁架的女兒的故事。
本體上懸疑的部分還算好,但在扣住電影名字的事情上很模糊,我不是很懂為什么叫做《囚徒》一詞,雖然片中講述了3種明面上的囚徒---
1.被綁架的女孩們
顧名思義,綁架并不致死,僅僅是單純的囚禁來勒索錢財(本片除外)亦或是變態,到最后也沒有明白,為何要綁架孩子,很難懂。
2.被凱勒囚禁的艾利克斯
艾利克斯是一個智商只有10歲左右的成年人,女孩被綁架的當時應該在場,但他說話可能由于之前的教育(劇透:曾經也是個被綁架的孩子)說話非常謹慎,以至于警方無法探求真偽,只能夠放人,但對于凱勒,非官方人員來講,卻堅信著他與自己女兒綁架案有關,并用自己的方法尋求答案,---將艾利克斯囚禁并毒打折磨。
3.被囚禁的凱勒
知情的凱勒,知道了兇手的所在,但一切都晚了,被兇手控制,最后被兇手囚禁在事先挖好的洞內等待死亡。
也許會有暗藏的囚徒我沒有找到,但影片的最后
The former is the reason why we should bear patient, the latter why we should be vary penitent when we are afflicted.
前者是我們應當忍耐的理由,后者是我們受難時應當懺悔的理由。
He reminds him that trouble and affliction are what we've all reasons to expect in this world.
他提醒,煩惱和困境是我們存在于世上卻依然心懷期待的理由。
Man is brought into trouble, not as man, but as sinful man who was in transgression.
人之生也,總有苦難,尤其是那些犯下罪惡的人們。
Man born in sin and therefore born to trouble.
人人生而有罪,因此,必得遭受苦難。
Make me think of the Original Sin mentioned in the movie Seven Sins.
劇情拖沓嗎?并不。
劇情狗血嗎?也并不。
在所有的線索串聯起來鋪到紙面上之前,我們一直在迷宮里。
從一開始責怪keller的濫用私刑,到后續開始敬畏這位父親,雖然后來聰明一世糊涂一時,也不得不讓人佩服。個人覺得keller最后肯定會被救出來,嗯就是覺得會。
這部片子跟其他的一些一樣,嫌疑人反轉再反轉,最后鎖定在一個看起來最弱小的人身上,罪犯奶奶并不引人注意,相反是兩個早期的受害者,Alex和maze fever讓人難以捉摸。作為受害者卻被當做罪犯,明明遭受摧殘卻沒有一點記憶,母親每天都在等待
生于1967年的加拿大籍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至今拍攝為數不多的電影,因《焦土之城》在8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被提名最佳外語片更被更多的人熟悉,而今年秋季公映的《囚徒》則啟用了休·杰克曼 , 杰克·吉倫哈爾兩位明星,這部帶有黑色電影元素的劇情電影則以獨特的手法展示出導演的電影追求,以女童失蹤案的偵破為主情節推進,在這個過程中帶出了對惡念,復仇,罪的思考。
《囚徒》這部電影題材比較嚴肅,有人甚至懷疑如果不是這兩個明星來演是否會有人愿意看。難道這會使得導演卻步嗎?看完影片,我發現導演對于這個父親,警察,失蹤女童,嫌疑犯(同時是連環誘拐案的受害者),真兇等人物之間的關系的故事非常自信,他大概希望表述一個關于面對罪惡的好人怎么辦的故事,會不會讓人想起《神秘河》,《十二宮》,《換子疑云》,《告白》(日)等影片呢?這些都不屬于警匪對抗的電影類型,都是帶有懸疑元素的劇情片,主要突出的是人物關系和人物的轉變,當然,懸念在其中的設置也非常重要。我一琢磨,還發現一個問題,為什么近來很少再看到《閃靈》這樣的電影
看了《囚徒》,維倫紐瓦導演的電影。
電影的主線,是兩個小女孩失蹤,警探和孩子父親分別在努力尋找,整部電影氣氛壓抑,色彩晦暗。
電影中反復出現的人向上帝祈禱的鏡頭和聲音,表示出基督教在美國民眾中的影響力。但對全知全能神的信仰,有時也有副作用,即個別虔信神的人,生活中遇到大的災難,會遷怒于神。
本片的犯罪者即是這樣。自己的孩子得病身亡,傷心之余,開始報復社會。囚禁傷害別的孩子。
這種變態者不多,但出現一個,就是對社會民眾的極大傷害。
信仰,如何信?正信,偏信,是個大問題。
“囚徒”2013佳片有約,上帝的錯?還是人的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