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電影里新現實主義的傳統可謂流傳已久至今未曾中斷,從無數前輩諸如德·西卡、埃曼諾·奧爾米、羅西里尼等導演作品中繼承下來對社會底層的關注及社會現象的批判,全然在新一代導演的鏡頭下得以幸存。這批薪火相傳的導演里有戛納的寵兒馬提歐·加洛尼(《格莫拉》《真人秀》先后擒獲評審團大獎),去年《羅馬男孩》的導演喬納斯·卡皮納諾,而其中最為矚目非阿莉切·羅爾瓦赫爾(Alice Rohrwacher)這位女導演莫屬。她迄今為止的三部作品都在戛納上首映,處女作《天體》入圍導演雙周單元

最早在東京銀座上映過,我看了預告片就沒去看。
最近看了某人寫的影評就看了看。發現自己的觀感和這個人不一樣。
影評寫說拉扎羅是耶穌的象征,可以停住時間,可以帶走音樂,單純思維,承受痛苦和欺騙,最后獻身死去,被凡人虐打至死,都是耶穌必經過程。
但我看的感覺是拉扎羅確實不是人類,但也不是神,神如果在現今的社會還用默默承受痛苦來感化人類,那太不現實了。讓玩油管和臉書的人以為自己穿越了。
感覺拉扎羅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智商不在線,運動神經不在線,沒有七情六欲。存在感為零

有點奇幻色彩吧。前面小侯爵和男主的搭配很不錯,但總是給我一種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的感覺。幸運的是小侯爵不像她母親那樣,但又可憐的是他又落魄了。
那些農民愚蠢嗎,他們還挺會耍小聰明的呢。他們的孩子從小就很調皮,甚至是頑劣。
她們雖然被告知了真相,和文明和城市接上了軌,但這對他們而言不見得有什么好處。她們沒有受過教育,沒有屬于他們的領地。所以他們選擇了坑蒙拐騙偷搶。可恨又可憐。
更可憐的是,他們對欺騙自己的侯爵卻以禮相待,應該是一種習慣了吧。
女侯爵剝削他們,她們剝削男主

拉扎羅生活在被侯爵夫人統治下的土地上,村人們在制度下,辛苦勞作一年,也有可能會負債累累。村人們看不見不公的存在,相信自己是侯爵夫人的財產,相信兩指深呢河水會淹死自己而從不敢靠近。
在巨大不公下的可憐人,也只是可憐,這并不與善良淳樸畫等號。村人們還是相信自己聰明,眼神里閃爍著狡黠的光,編造著雞全被狼叼走的謊言,冷眼旁觀自己小孩兒拔走別人后視鏡的行為。與之相比,拉扎羅呆滯木訥的神情配以澄澈的眼睛,簡直就是從天而降的天使,全然融入了這天賜的美景當中,卻與美景中的人格格不入。

《幸福的拉扎羅》紅光,孤狼,碾落成泥的善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