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17:02
首映:2004-10-25(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04-10-30(日本)
年代:2004
時長:121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5
觀看數:8964
熱播指數:53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笑之大學》像閱讀理解般的影評
很棒的一部電影,遠比我的想象更好。
結構簡單,畫面簡單,但一切又都那么考究和富有深意。
電影的內涵涉及了很多層面,審查制度、創作、自由、反戰,有些只是點到即止,但全都處理的巧妙而發人深省。
最令我深刻的,則是故事中反映出的,人性的壓抑與復蘇。
看著冰冷堅硬的帝國螺絲釘逐漸被笑引導,一點點活過來恢復人情味,這一過程帶來的溫暖和愉悅感受,真是讓我這個觀眾都覺得自己也充實了起來。
故事進行到第五天,當審查者和被審查者逐漸打破隔閡,共同沉浸在創作和對彼此的理解中時,我開始擔心結尾。
如果是喜劇化的結尾,我會喜聞樂見,但故事本身的分量也將下降。
如果是反轉的結尾,那說實話,前面帶來的感動不但會煙消云散,更會顯得廉價而虛偽,作為觀眾真心不能接受。
還好,事實證明,結尾也比我能想到的高明太多。
鮮活起來的人,不會再變為冷冷的石頭。
青年的命運和才華也許可能遭遇腰斬,然而他想通過笑來傳達的,已經真正的留下來了。
就如向阪所說,他依靠不放棄的努力,已經贏了這冷酷的現實一次。
最后
這部電影從第一天的審核不通過我就開始看進度條,一邊納悶情節走向、一邊思索影片內涵、一邊看進度條……沒想到看到最后,已全然不知不覺全神貫注一字不漏認真地聽著椿一君的肺腑之言,聽得內心無比震撼,感動得無以復加。影片最后一幕,椿一君堅定又勇敢地向前走去,走到通道盡頭,回轉身,笑容天真又深遠,我已不知何時雙眼笑中含淚……
椿一君最后的劇本成功地讓反對喜劇的審核官發笑,成功地打動了所有堅持到最后的觀眾,影片最后正能量爆棚。電影觀賞結束后,我開始思考是什么元素深深地打動了我,是椿一君的“以自己的方式去戰斗”?是他連續七天任憑百般刁難堅決不放棄?還是他堅定地踏向滿是硝煙的戰場絲毫不畏縮?
毫無疑問,影片具有非常正的價值觀。由此讓我聯想到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的論述,他曾在研究自1776年以來美國所有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后發現,“從這200年來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個令人詫異的趨勢
戰爭期間某劇團要演出一場名為《朱蜜歐與羅利葉》的愛情惡搞喜劇,劇作家帶著劇本去文化審查官那里進行審查,審查官萬般刁難,但是劇作家按照其要求把劇本修改得更加出色,最后,審查官幫助劇作家共同完善了劇本;但是最后還是被要求全篇改過,在審查的最后一天,劇作家卻接到了入伍通知。
1、角色是國外人,要改成日本人;
2、要在劇本中加入三處“為國”的臺詞;
3、不能夠有接吻的戲;
4、上司要求加入警察的角色;
5、警察的角色加入不夠自然;
6、全篇不能夠出現搞笑的臺詞;
僅僅憑借兩個男演員,在一個密閉的小房間內,以話劇的形式大段大段講著臺詞,就能吸引我一動不動看完整整2個小時,并且時而傻笑時而憂傷,這樣的片子太難得了!
該片由三谷幸喜的同名舞臺劇改編,講述了一家名為“笑的大學” 的劇團編劇椿一與劇本審查官向坂的七次會面故事。故事很簡單,內涵很深刻。
剛從滿洲戰場調任歸來的向坂,從一開始的不茍言笑、冷血無情,慢慢變得有了人性,到最后簡直熱血沸騰。這樣一個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但內心向往自由的軍人,由役所廣司演來簡直入木三分。
前幾天病了一場,這幾天充滿了無力感,下班后閑來無事翻硬盤,找到了這部下載了很久的電影,于是便當作打發時間看了起來。
說來慚愧,初聞這部電影還是年初聽說陳道明的話劇《喜劇的憂傷》很火,上網一搜才知道這是改變自一部日本電影,雖然這部電影早于話劇很多,但礙于04~05年中國的網絡尚不算發達(也有可能是我不太會搜),所以今年才得知這部電影。
電影的角色分配很簡單,比話劇多一個看門的老頭和幾個剛開始就被審查官斃了的龍套,主要就是審查官和劇作家兩個人的戲。這里要贊一下役所廣司的演技,蓋章的演繹把審查官的那種無恥的霸氣和神經質的氣質表現得活靈活現,也奠定了第一天兩人的位置高下,高高在上的權力和低賤卑微的才華(表面上)。
一個細節,剛開始的幾天,劇作家進文化部前看到衛兵都是90度多的大鞠躬,讓人覺得人活在獨裁年代的不易以及多少對此人的不屑。
前五天,審查官提出各種苛刻的要求,劇作家雖然很不情愿,但還是無奈地接受了。這時候,入戲的觀眾看得是心痛的,身在天朝的我們可能更能感同身受
《笑之大學》像閱讀理解般的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