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9 09:16
首映:1990-09-12
年代:1990
時長:11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4
觀看數:89241
熱播指數:5
來源網:三年網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質量保證喜劇片 生存還是毀滅 這句話沒有人聽見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
王子倚著雕像說著 「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的時候,前半句是默然無聲的,王子只說了後半句,因此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註定只能聽到一個疑問。
可這是對什麼的疑問呢?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就好像Guildenstern在死前問先知的那樣 「But Why?」
「You are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That is enough」
到底他們漏掉了什麼,使得這個世界變得徹底不正常。在片中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接近真相。從最開始連續拋出一百多個人頭時,一人對命運的恐懼,一人的不以為然、掉落在R頭上象徵智慧的蘋果、浴桶里的紙船...命運接二連三地給予他們提示,但兩人屢次與之失之交臂。
或許是因為命運是個婊子。【它的卻是
或許是因為這兩人在劇中的身份,似乎一人總注重現實,一人總著眼于理論。看似互補的兩人,卻又可悲的是一個人。旁人將他們的名字串在一起,他們自己又將自己的命運串在一起。(劇中交替出現
著一人走錯路后反身跟隨另一人的場景,這就恰好說明了兩人思想的反復。)
《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已死》(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是湯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最出名的劇作之一,曾獲得1968年的托尼獎。現在這部戲劇已經和《等待戈多》,《禿頭歌女》等齊名,成了荒誕派的代表作。該劇和斯托帕德的其它作品讓他成了“莎士比亞王爾德的接班人”。1990年,當過幾次編劇的斯托帕德將自己的成名作改成了同名電影。在中國電影的名字通常被翻譯成《君臣小人一命嗚呼》,而央視翻譯成《友人的厄運》。該電影由加里·奧德曼,蒂姆·羅斯等主演
閑來無事,便翻著豆瓣的電影榜,被名字吸引,覺著詼諧幽默又諷刺,就找了來看。我看電影又不喜歡先看簡介再看正片,所以代入感沒有,30分鐘的樣子才漸漸覺得意思起來,最后連著看了兩遍才罷休。
羅森和吉爾本是莎士比亞筆下兩個小配角,電影以他們為切入點、主線講述哈姆雷特的故事,既是主角也是配角,是看故事的人某方面說也是故事的部分創造者。他們之所以進入這個故事的原因有兩點:
1、兩人是和哈姆雷特是一起長大的朋友,所以國王找他們過來開解王子;
2、去城堡的路上遇到了個劇團并推薦給了哈姆雷特
Rosencrantz(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 飾)和Guildenstern(蒂姆·羅斯 Tim Roth 飾)是莎翁名劇《哈姆雷特》里面兩個小角色,本片即從他們的行為出發來看待這出悲劇。倆人在回丹麥Elsinore的路上,發生了不少奇怪的事,比如Rosencrantz扔的硬幣永遠是一個面朝上,比如他們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劇團。他們來到皇宮,遇到了國王和王后,王后讓他們去接近王子哈姆雷特,了解他悶悶不樂的原因。于是他們把劇團推薦給了王子。于是王子利用劇團上演了一出殺兄篡位娶嫂的故事,讓國王極為不快。國王于是命令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兩人秘密將王子帶至英國處死,不料哈姆雷特無意中發現了兩人的信件,得知自己即將被害的事.....
本片根據同名戲劇改編。
1. 永遠向上的硬幣(宿命?荒誕?時空的停滯)
2. 像做夢一樣不記得開頭,不記得自己從哪來到哪去,名字搞混(身份缺失,或是名字不重要)
3. 忽然出現又消失的戲班子(消失時硬幣忽然變成了反面,為什么),忽然來到王宮(王宮是個不斷繞圈子的地方)
4. 兩人完全狀況外,只是努力不穿幫
5. Oldman的角色比Ross的更憨,后者更像理智,聰明。但Oldman的角色有時又能說出很感性又切中要害的思考(死亡)
6. 在球場上,網的兩邊,play words(只能用問句);哈姆雷特亦如此,但比他們二人更高明
Best tragedy ever presents, we always forget about the no-ones, and there were eight people died in Hamlet, including Rosensrantz&Guildenstern.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質量保證喜劇片 生存還是毀滅 這句話沒有人聽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