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1 14:54
首映:2009-02-08(柏林電影節) / 2009-03-03(愛爾蘭)
年代:2009
時長:75分鐘
語言:英語,愛爾蘭語,蘇格
評分:8.5
觀看數:245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凱爾經的秘密】視覺上的新體驗
序
閑來蛋疼守在Oscar的網站等提名名單,到動畫長片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極其陌生從未見過的名字,叫做the secret of kells,查了查時光網評分不足十人,心生疑惑.隔了不多天verycd有資源了,速度下完看了,只好說這是絕不亞于up和coraline的年度力作,即使它最終打敗我最愛的飛屋環游記,我也絕對心悅誠服.
畫面
還只是看了一半的片子就跑上校內發狀態說這個動畫即使沒有劇情只有畫面我也給它打上9分.個人偏好的關系,實在太愛視覺奇觀,不是那種2012式的奇觀,而是大魚式的奇觀,這一部動畫完美的滿足了我對于視覺的一切要求.
它的新鮮感首先來自于在在3D時代特立獨行的堅守2D陣地,應該說這樣的絢麗感可以用阿凡達之動畫版來大書特書;
這是一部詩歌一樣的電影,片中的一切都具有高度抽象的象征性。很難理解為何這么多豆友評價如此之差。了解一個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了解他的神話,他的童話。因為童話與神話正是塑造了一個民族特性的東西。
信仰如此重要,誰讓這世界一片黑暗?片中所有的維金海盜都是沒有具像造型的。為什么奇跡在森林中?那個自然的妖精卻是片中唯一的神跡展現者。
不知道大家重新觀看《國王與小鳥》時會有些什么評價?藝術品的評價應當舍棄世俗的觀念,正如對真理的追求是不能要求那些不理解地球是圓的人所想的。如果你去欣賞貝多芬與摸扎特時請不要帶你那聽花兒樂隊歌曲的女朋友(男朋友),因為他們是世界的兩面。
電影中的凱爾經,就好像我們從未被染指的思想和靈魂
盡管面對野蠻的入侵有時顯得毫無抵抗能力
但是,總有一種方式會把它傳承和延續下去
不受時間的侵蝕和消磨,永遠帶給人們希望
一本傳奇經書的故事:小小繪經師布蘭登在森林里尋求精靈的幫助,在高墻圍聳的修道院里偷偷繪制經書,在維京海盜來襲時識趣地逃走,在完成經卷后最終歸來。全劇值得稱道之處是鮮明亮麗、以拙勝巧的手繪畫面和愛爾蘭民族風格的空靈演唱,令人眼前一亮,更聯想起宮崎老頭兒的世界。但劇情的邏輯有點問題:修道院長艾伯特主張高筑墻、廣積糧,務實對抗維京海盜。但與另一波專注于凱爾經卷繪制的僧侶相比,院長明顯充當了反面教材,劇情想告訴我們的似乎是:筑城拒敵是徒勞無功的,唯有獻身于偉大的經卷事業,方能得到靈魂的救贖。但問題是,“靈魂救贖”的涵義被演繹成了“拜見上帝”——修道院遭到圍攻,生靈遭受涂炭,僧侶一如既往行走在逃亡路上。而繪經師煞費苦心雕琢的藝術瑰寶《凱爾經》,也不過只是一本華麗的基督教插圖本罷了。總之,該劇價值判斷存在瑕疵,至少不應該鄙夷修道院長白費力氣,畢竟為生命提供庇護沒有錯,即便以卵擊石,也算精神可嘉,況且舍此以外別無他法。至于《凱爾經》的繪制,或許只有虔誠并帶有殉道精神的使徒才能領會其偉大與不朽了。
距離上次看到《第六感》已經近一個月了,想再看一部好電影的沖動驅使著我在網上閑逛了一個多小時,似乎就是為與《凱爾經的秘密》的邂逅做準備,打開電影,不清楚具體情節,就那么隨意的打開,于是一發不可收拾······
從開場白就已經深深的被他吸引,聲音像極了《第六感》里那個讓我忍不住很想要抱抱的小男孩的聲音,憂郁卻不失堅定、神秘卻又不失童真的音,那么干凈,那么惹人愛。
而后,是久違的純正的2D畫面給人帶來的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知道有多久了,應該是在看完宮崎駿動畫片系列之后吧,似乎就沒有再看過純正的2D動畫了。一直認為帶著大量新技術的電影少了點什么東西,所以在《海底總動員》、《閃電狗》甚至是《阿凡達》這些熱鬧非凡的電影面世的時候,我卻并無太大興趣去看他們,僅僅因為他們是3D的。曾經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在一個行業里,最出色的并不是那些掌握了這個行業里最前沿技術的人,而是那些能運用最原始的工具創造出極致的人。一直很贊同這種說法,不喜歡千篇一律的流行,某些被人遺忘的往往才是最經典的。或許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維京海盜的強大,一切在這些野蠻人面前都顯得無力。
野蠻和文明的沖突。總是互有勝負。
知識與藝術,我并沒有感覺到她的價值。只是城破時頓感無力。
【凱爾經的秘密】視覺上的新體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