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12:22
首映:1984-09-19(美國)
年代:1984
時長:160分鐘 / 18
語言:英語,意大利語,拉丁
評分:8.7
觀看數:47813
熱播指數:216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莫扎特傳:上帝的寵兒不開竅
和大多數紅旗下長大的孩子一樣,從小,就從課本里知道了有個名字叫做‘莫扎特’,然而,對這名字背后其他的一切,我一無所知。
我本可以就這樣無知到底的,然而,那天,在一部《肖申克的救贖》里,安笛身陷地獄般的大牢,他打開擴音器,讓音樂飄飛在整個監獄上空,所有的犯人,聽得懂的,或者聽不懂的,那瞬間,都停下來,靜靜地伶聽。
那音樂也飄進了我的心里,從前,我竟然不知道音樂可以讓人心醉,心醉,它純粹絕美得如一個由上帝從虛無中打造的女人,你只能被那光芒籠罩,卻無法勘透那隱藏其后的神秘。為此,我問人:
‘音樂它為什么可以這樣美?’
‘因為它代表了無窮的未知,它比詩歌更接近世界的真相。’那個優雅的、曾經憤怒過的詩人,而如今,只懷揣著曾有的夢想,一心想與生活和解的中產階級優秀青年如是回答。
他最喜歡的正是那個莫扎特,莫扎特從不曾憤怒過,他的音樂是流水,從來不曾帶給人世半分的憂傷,他的音樂如小鹿在山間跳躍,又象清泉,溫柔而不流于細膩,美麗而不華貴,就象一個來到人間的天使,唱出的,只有歡樂!
看完《莫扎特傳》,我心情傷感中帶著激動,要不我怎么寫下這么長一個影評的題目?這是一部莫扎特的傳記電影,更是一個音樂巨匠在人間被摧殘的記錄,又是一類人的縮影,他不是一個人,他是那么多英雄的化身,他們讓人類的生活充滿趣味和色彩,卻又讓凡人們感到驚惶失措,他們的才華和性格造就了他們的成就,同時也讓他們陷入輪回般的天才折翅的故事中。
莫扎特的天才和成就不需贅述,他35年的短暫生命令人唏噓和遺憾,無論真實的歷史還是我們后來加工的歷史,天才人物往往有些對手,這一次,這個叫莫扎特的人的對手叫薩列里,一個宮廷御用音樂家。關于莫扎特之死和薩列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今眾說紛紜,其中最聳人聽聞的莫過于莫扎特是被薩列里毒死一說。在本片中,導演米洛斯富曼選擇了一條相對折中的設定,即莫扎特是被這個薩列里用暗下圈套加精神折磨法給陰死,雖然沒有毒死那么可憎,但是卻更凸現莫扎特人生的一層悲劇性。
本片沒有玩命兒去列舉莫扎特的成就(那是記錄片該干的事情),而是表現這他的性格和生活
一直很喜歡看傳記體的書或者電影,尤其是文學家藝術家,其他的人就算了。因為我喜歡那些才華橫溢的,特立獨行的人。那些不一樣的生活,讓我看到生命的意義,體會到美,獲得值得生活下去勇氣和力量。
昨晚看了《莫扎特傳》。以前只知道他是音樂天才,英年早逝,其他的了解的很少。對他的音樂也不了解。覺得好遺憾,小時候沒有條件去接觸這些,也沒有遇到熱愛音樂的人受影響和引導。后來雖然會被吸引,但外騖太多,一下子就被無聊的事情占去了時間和精力。好在從小喜歡上文字,熱愛閱讀,不然的話活得真的很無趣。
這個電影讓我有點吃驚,除了美妙的音樂以外,他的出場方式,行為舉止,語言,都出乎意料。覺得他應該是一個內斂的人,舉止優雅,有著詩人的氣質,而不是劇中這樣咯咯怪笑,言語粗俗,有點輕浮的樣子。不時發出的怪笑簡直讓人想到周星馳。還有,演員的長相,讓我想到譚詠麟。還好,那些動人的音樂很快就讓我忘掉了無厘頭的聯想,沉浸其中。
不知道為什么要把他塑造成這樣,看了Citrus 的影評《阿馬迪烏斯》才知道是商業需要
絕對經典的人物傳記電影,不能更好。
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和他的崇拜者嫉妒者薩列里之間的故事,從薩列里晚年的回憶豐滿了莫扎特這個音樂天才的偉大和獨特個性,更是凸顯了薩列里的心路歷程,全片充滿了人性的扭曲和斗爭,好看之極。
奧斯卡最佳影片實至名歸。
哪天中國能拍出一部不那么主旋律的傳記電影就好了。。。
很喜歡看的電影。4歲時創作了第一首協作曲,7歲時又寫出第一首交響樂,12歲創作了第一出歌劇的人,無疑就是備受神的恩寵的人,而這個人的名字就是——莫扎特。看到了莫扎特在音樂方面無與倫比的天才和造詣,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情和單純,他好像永遠都興高采烈;另一方面他不太通人情世故,對別人帶點侮辱性的公開評判也讓他招怨恨。國王御用作曲家薩利埃里一方面無比崇拜他、一方面出于嫉妒阻礙他,甚至一步步至他于死地。這個音樂天才窮困潦倒,甚至為生計低下了高傲的自尊,不惜給競爭對手薩利埃里借錢
莫扎特傳:上帝的寵兒不開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