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7 02:29
首映:1986-11-26
年代:1986
時長:11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7
觀看數:54380
來源網:三年影視
“蚊子海岸”經典必看的劇情片 人類文明有多容易被毀滅?
人類生于壹個有缺陷的世界,
人的身體是個糟糕的設計,
皮膚不夠厚 毛發太少,
沒有爪子和毒牙,
直立會暴露我們的心髒和生殖器,
我們應該四腳著地 毛發更多 長著尾巴,
我們的人生應該從風燭殘年開始,
渾身病痛 氣若懸絲,
朋友們也壹樣 人人生出來都是百歲 滿臉褶子,
但每壹天我們會變得更加年青,
會滿懷期望 妳可以照顧自己 前途壹片光明,
And then when you reach 20,18,11,9......
Everyday is really a new day,
It's really a miracle,
直到妳變成壹個嬰兒寶貝,
卻不知道妳的人生即將玩完兒報廢!!
妳只知道咬著妳他媽的母親的奶頭, 貪婪地吮吸著乳汁, 然後就這麼死去......
很能引起人的思考的一部電影,非常適合作為critical essay的題材:)
selfishness vs. responsibility
對于這個話題,allie可能是最值得分析的一個人物。他從頭到尾的自私都是顯而易見的,尤其當他說“i‘m here to work for you”和“i‘m doing this for you”的時候。
自私會使人丟失責任,因為當人都完成某件事的愿望過于強烈,他會犧牲所有去達到目標,即使影響他人的權利也在所不惜。
illusion
allie在jeronimo創造的不過是他想象中的文明。allie是聰明的,但他始終活在幻想中
畢竟說到人類文明毀滅主題的電影,好萊塢式的災難大片可能是最吸引觀眾胃口的。
滔天巨浪,地動山搖,城市頃刻覆滅……
這些現實中難得一見的天災人禍,通過這些電影的演繹,最大程度的展現了人類對于末日世界的各種幻想,然而《蚊子海岸》TheMosquito Coast 則是另一種災難主題的電影。
嚴格來說,它更像是一部驚悚+冒險片。它沒有牛逼的特效來展示地動山搖,風云變色,萬千城市瞬間毀滅的慘狀,卻成功地展示了人類文明是多么脆弱。即便是我們自以為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擁有最豐富的知識,在自然和人性面前
澳大利亞的電影產業似乎在我們的視野里被局限了。相比之下我們更容易青睞澳洲的風光,美麗遼闊的大草原更讓我們心馳神往。而對于這個講英語的民族,卻并不乏電影上的天才。彼得.威爾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他是澳大利亞當代電影復興的旗手,最令我們難忘的是他的《死亡詩社》,《蚊子海岸》,《楚門的世界》,還有一部就是《吞噬巴黎的汽車》,彼得.威爾我覺得應該算得上是一個異類,即使他在好萊塢這個極度現代的電影圈里,他依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對整個的西方價值提出了一些反思和質疑。
《蚊子海岸》是他的一部杰作,它是根據美國作家保羅.西羅科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的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發明家在美國中部一個小村莊生活的故事,最后這個發明家的陰暗性格毀了他自己。他時刻都不會忘記去描述這樣一類處在邊緣的人和事,他的電影都有一種貫穿始終的憂慮,那些異常的精神狀態,夸張的動作反應,可怕的夢境等等,時刻都在提醒人們,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他們是這樣生活的。從他的電影里(《死亡詩社》以一個悲劇結尾
文明發展到今天
“你知道20世紀最大的癥結在哪里么,孩子?”哈里森·福特飾演的埃里問自己的兒子查理(瑞凡·菲利克斯飾),但和之前一樣,在沒等查理回答時,他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是不能忍受孤獨。”此時,他正帶著一家人來到洪都拉斯一個偏遠的小村莊,試圖建立一種依靠人類智慧而繁盛的文明。1986年的《蚊子海岸》可算是彼得·威爾好萊塢時期最具自我意識的作品,同時也是他電影生涯最徹底的一次失敗,但票房與評論的雙重失敗并不能抹殺威爾在這部作品里對人類社會精神、道德、權力的思考和對人類自身自我、親情、欲望的探究。
其實現在回頭來看,《蚊子海岸》失敗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威爾前一年拍攝的《證人》大獲成功,并贏得多項奧斯卡提名之后,他才有機會拍攝這部被擱置許久的電影。所以,作為同一時期的電影,《蚊子海岸》與《證人》雖然有諸多相似點,但在影片風格上卻相去甚遠。《證人》更像是好萊塢體制下的命題作文,有緊張的情節和美國式的光明結局,再加上哈里森·福特飾演的一個帶有孤膽英雄氣質的主人公,《證人》的成功也是水到渠成
“蚊子海岸”經典必看的劇情片 人類文明有多容易被毀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