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對這部電影,如果沒有看過第二遍,是不宜評論的,因為情節和人物較復雜,主題也確實比較深刻,要剖析完全,顯然需要和教育有關的理論基礎。但因為想到了這個標題,盡管我是教育理論的門外漢,也只看了一遍電影,還是決定簡單寫幾句。
教育究竟給人帶來的是什么,其實人一旦受到教育,首先產生的是我執,這個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實際滋生的是惡。所有的自大自卑自傲自賤貪婪愚妄,俱與此有關。而教育之能,從無到有,最初在紙面上落下不成形的筆劃,如果不再進一步,這些筆劃就只是污跡,將這些筆劃初步完成,污跡轉換為文字,才可成就教育之功。這就是許多電影和文學表現過,也確實是事實的,讀過一點書的人,往往比文盲更壞,這是因為他們不再相信樸素客觀的道理,而轉向肆意蔓延的我執。
裴魁山是觀眾最先產生同情,但也最先會厭惡的角色,銅匠則是第二個,鐵男是第三個,過程都是先同情,再厭惡。老裴滑向我執的惡,初生于性方面的自卑,試圖揚長避短,以假托婚姻的愛情去占有女人,可以視為一種自救。銅匠既然化名驢得水
引人入勝!可能會被刪吧,《驢得水》是一則深刻的政治寓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