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只說了一半。Steve Carell飾演的猷太對沖基金管理人Mark Baum最後在紐約面對東河的別墅洋臺上忍痛打電話告訴手下是時候賣掉和大摩對賭交易債權的那一刻固然沉著痛快,但是觀眾不會忘記那位圓寸頭帥襯衣手下的提醒或說威脅:「你再不賣,大摩倒了怎麼辦」。是啊,和你對賭的人破產了沒有了,你還能拿到他的錢麼?
華爾街巨鱷們之所以沒多幾家倒閉、本片三家空頭黑天鵝或說禿鷹大師之所以還能從他們的莊家手上取錢出場,我覺得還得感謝我們這些全球化金融體系邊緣地區的新富傻子接了華爾街的盤。就在片中演到標普、穆迪那些信評公司死活不肯對垃圾CDO調降評等、貝爾斯登的股價都跌得折半了他的代表還在辯論會上大言不慚說會繼續買進自家股票的同時,從杜拜到星加坡,從香港到臺北,從首爾到東京,還有亞洲 其他城市 的投資銀行交易員都先後收到了華爾街上鋒要出售信評超優級金融商品的好消息。一切被描述得像華爾街自身一樣美好:你和他對賭,他旗下的CDO違約了你付他保險金,他不出問題你坐領保費

第一,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劉易斯,在PPT前介紹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前景,強調經過打包的證券,利潤上升,風險卻下降了,并且還是3A評級。所有的基金經理一致認為,房產市場平穩健康,每個人都會還房貸,不會斷供違約。
真的是諷刺!
第二,獨眼基金經理巴里博士,在高盛賣出CDS合同,賭房產市場崩盤。雙方的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當巴里博士離開會議室以后,三位高盛精英一起大笑。再次嘲諷那些名校精英,聰明外表下是貪婪的內心。
第三,在拉斯維加斯的證券論壇年會上,居然沒有專家能夠預見到次級貸款的風險

講述08年次貸危機前的一群“先知”,精準的提前幾年預見到危機發生的故事。
人們一般以為,次貸危機是人的集體貪欲、懶惰、愚蠢造成的。但這群“先知”的經歷告訴我們,事實并非如此。
那一小撮權利頂端的精英早就洞悉一切,即使被少數“先知”洞悉真相,即使崩盤,一切都穩賺不賠。因為他們掌握了操控普通民眾思想,行為,甚至生命的大權。
即使是那幾個“先知”,最后發現還是逃不脫這個“局”,因為一切都在那一小撮人制定的規則之下。
對當下的啟示,絕大部分人,不管你隨大流或是眾人皆醉我獨醒

大空頭(The Big Short)-- 電影(書)的復盤總結與感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