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9 10:01
首映:2009-08-06
年代:2009
時長:115分鐘
語言:泰語
評分:7.9
觀看數:51768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我的老師”無處安放的青春
結尾好一句簡簡單單的“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
這樣一個稱謂,這樣一個偉大的稱謂又有多少人能夠配得上呢?
我慶幸我從小到大的班主任不說能夠做得像這位老師一樣,但至少是善良的,不會去傷害一個純潔善良的孩子的心,給予孩子們改正錯誤的機會。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孩子犯的錯誤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如此惡毒,他們的錯誤實際上都是大人,學校,社會所造成引起的,當他們犯錯誤時,反倒是我們應該認真反省。影片中這7個孩子,長大后雖然說沒能夠給社會做出多偉大的貢獻,但至少沒有給這個社會造成危害,造成負擔,能夠靠自己的雙手去養活自己,養活自己的家人,能夠有機會享受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就是這位老師給予他們最大的財富,給了他們活在這個社會上的機會。
在這里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師,我初中是在遠離家人千里之外的地方讀的,沒有父母在身邊,她就像是我們這些外地孩子的母親一樣,每逢過節她沒有跟家人一起,而是跑到學校里跟我們一起過,讓我們感到了家的溫暖,讓我們感到還有人在關心我們,沒有被遺忘,我們都像她的孩子一樣
又一次證明了泰國的電影不得不說真的很棒!越來越喜歡看泰國的電影了。。 中國現在的電影講究的是場面多么宏偉龐大金光閃閃,內容卻是低俗,十個電影里有一個好的,六個色情,三個一般般的。。。泰國的卻是感覺很樸實且透露著真情。
說的是七個男孩子是因為一些不好的事各自走到了一起,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家長的不理解,同學的排斥,村民的打罵。。最后因為他們老師對他們的信任,以及真情的付出,堅持帶領他們戒毒,最終成功 的故事。但是也因為這些他們一起成長,一起面對生活。兄弟、朋友、姐妹。。。之間的感情,很多深交的朋友都是在學生時代。。
老師的話:“我們應該接受錯誤,讓這個村子軟弱落后;我們應該接受錯誤,讓毒品很容易的就接近我們的孩子,我也有錯,明明知道我的學生吸毒,我盡力幫助他們了,可我一個人做不到...”
是的,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可不能因為渺小而搖頭說一句“無奈”。
身邊很多人都這樣勸過我,說現實本已經這樣,你一個人無能為力?可我覺得我還有一份激情在
吸毒是個只有在警告宣傳片上看過的字眼,對于像我這樣“正直”生長的孩子來說,仿佛是一種遙不可及的東西。在看電影之前,我的認知中,吸毒者可以說和人渣是劃等號的,可是電影中的吸毒者卻是幾個年少的高中生,他們吸毒的原因也著實另外意外,居然是那無處安放的青春。
年少的心靈是美麗而脆弱的,年少的孩子甚至會比成年人去思考更多有關生活的話題,他們能夠敏感的捕捉到母親微笑之下疲憊的眼神,父親話語之間的失落,朋友嬉笑之后的落寞。不論生活在富裕或是貧窮,和睦或是破碎家庭里的孩子們青春的觸角一樣的敏感。他看到母親獨自支撐家庭的艱難,用年少的身軀日夜打工仍舊趕不走生活的厄運;他厭惡嗜酒如命的父親,卻不明白為什么母親不愿意和她一起逃離;他有著令人羨慕的家庭和優秀的成績,卻因總是不能滿足父親的虛榮心而自卑;他無父無母,游離在社會的邊緣,學校似乎是他唯一和世界的聯系;他對生活沒有不滿,平靜而美滿,所以想要追求更加刺激。。。。。。每一個孩子都有對生活的困惑,而他們往往無力去改變
在我意識里,老師似乎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充滿了對學生的愛。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卻一點都不想聯想起來。我們的生活條件要比他們好很多很多,有的能力也更大,可是卻做了些什么?班上的“壞孩子”們,除了批評指責或者干脆冷漠到置之不顧以外,還做了些什么呢?耐心的教導幾次后發現,沒有效果,然后干脆就放棄。
當然,不乏很多好的老師,他們想幫助你,指引你,可是卻不透徹,盡心不盡力。孩子是一群弱勢群體,他們就是無知的,有的時候分不清好與壞,這不是他們的錯,反而他們是最需要幫助的。
很羨慕片中的孩子們,有一個這么好的老師。我想,應該是此生無憾的。
當一個靈魂孤獨的時候,很容易沉入消極的深淵。拯救他的唯一辦法就是愛,愛使他感受到溫暖,從而對自己有了信心,于是他才能有力量更積極地面對一切。
作為拯救者角色的老師和家長要銘記,一定要無條件地信任孩子。孩子定不會讓人失望。
這部電影應該是寫實描寫鄉村教師教書育人的一種精神,一種品德,一種追求,正基于此,所描繪的故事中,老師的關心與真情多于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能夠把這幾個學生教育好,偶然性很大,只能理解為其用真情與關愛,感化了周圍的人,感化了他的學生。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一部關于教育方法,浪子回頭思考的電影,更像一部歌頌無私育人,宣揚高尚師德的電影。由于這種原因,電影給我們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就比較少,沒有感悟,最多只是感動而已。還有就是里面的壞學生,導演似乎是懶于區別各個學生的性格和特點,都是清一色的家庭困難,內心向上,外界影響,而且非常反常地,都比較聽話,比較能接受老師的教育,叛逆的程度也相似,只不過是行為上的叛逆,實在覺得內心深處都是好孩子。現實中的壞孩子,估計要比影片中描寫的復雜地很多,有著自己一套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蔑視主流的思想,排斥老師,特別是想影片中那樣老好人似的說教方式。要想教育那樣的學生,首先要了解他們的世界,攻心為上,單單如此諄諄教導的教育,能有多少成功?
總的來說,還是一部一般的電影
“我的老師”無處安放的青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