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5 08:22
首映:2011-12-09(瑞典)
年代:2011
時長:122分鐘
語言:英語,瑞典語 Swe
評分:7.1
觀看數:5695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橡樹男孩》打動人心的劇情片 一部平和的電影
一部平和的電影。兩條故事線,1)一個喜歡音樂的孩子在一個木匠家成長,一個喜歡木工活的孩子在猶太富豪家成長,兩家人的生活通過孩子聯接在一起。2)喜歡音樂的孩子家的父母不是親生父母,他的音樂基因來自父親(一位片中未露面的音樂教師)。加上二戰的背景,就是這么一個平和故事,劇情不算很有張力。喜歡的地方是鏡頭感和鏡頭的色彩(偏冷色調,典型的北歐色調)。
雖然電影的名字叫做橡樹男孩,但是其實書本的名字叫做《對橡樹說話的男孩》。個人覺得還是“對橡樹說話的男孩”這個名字比較有意境一些。
總覺得“橡樹男孩”這四個字像是去掉了主謂賓之后隨便寫了寫而已。
電影其實是一個人漫長的成長過程,故事優柔寡斷,從其中可以看到我們每個人生命成長的片段。不管我們是否經歷了戰爭,我們的生命都會擁有一種細碎的無趣的時光,這段時光填滿我們的整個人生。
男主的時光便是如此。男主命運十分坎坷,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男主的父親是一個猶太人
剛看完這部片子,寫一點自己的看法。
先說說西蒙。西蒙從小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不論是對同齡人來說還是對他的小家庭而言。這種與眾不同在他的成長中發展變化,他的浪漫,泛濫的感情和出眾的才華,在這個木工家庭里顯得格格不入。隨著他不斷長大,問題顯得越來越無法調和。直到他的養父將他的音樂帶砸壞,告訴他他的真實身世,矛盾集中爆發了。
父親想要砍下他的橡樹,去讓他做船。
壓力和不滿爆發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事情
隨意點開這個片子,一段近似于《辛徳勒名單》的小提琴如泣如訴響起,要知道猶太民族是出音樂家的,尤其是小提琴家,《辛》就是特邀了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演湊主題曲, 心猛的一沉,有點擔心自己并沒有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看一部有關二戰有關猶太人的影片,看《辛》劇我也是看一遍哭一遍,而且看了不下十遍。
硬著頭皮看這部瑞典影片,隨著廣播交待徳軍襲擊波蘭越過丹麥登陸挪威,我們知道戰爭一步步近了,而在如黑洞般的戰爭背景下,也墊定了影片悲傷的主旋律,就像片中反復說的“霧是大海的悲傷,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影片以戰爭背景下兩個家庭和兩個孩子成長為主線,事實上成長的相關都成為個人與戰爭這個黑洞的拉鋸,被吸入還是繼續存在,相對于殘酷的《辛》,本片避開了戰爭本身,還是有很多人性的描寫,有家庭溫情愛情友情以及生活成長死亡,影片最后橡樹男孩得到世去父親的一把小提琴,而所有的憂傷悲涼訴說在字幕升起時再次從這把小提琴中流淌出來。。。。
《橡樹男孩》打動人心的劇情片 一部平和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