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19:42
首映:2008-09-24
年代:2008
時長:120分鐘(法國)
語言:法語
評分:7.5
觀看數:66975
來源網:三年影院
北郊1936年的影評 從烏云縫隙中抓緊生活的陽光
同樣的一主演,同樣的導演,但著實不必再用一個“放牛班”來套用翻譯片名。看完影片,你要記得“放牛班快樂頌”的譯名給你的期望,不用喝涼水,就會自然給自己大大失望一下。
好吧。來對比,“快樂頌”沒有“春天”來得單純。背景與主次都好多。好片只要一個主旋律一種耐人回味的感動就可成為經典。我現在想起了類似的影子,《天堂電影院》好片中的經典。
雖然無論從導演、演員乃至題材與敘事風格上,《北郊1936年》和那部大放異彩的《放牛班的春天》皆如出一轍,但這部由法國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所執導的作品,依然能夠在頂著過度復制成功作品的輿論壓力下,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放牛班的春天》像是導演回望過去無盡感慨進而款款深情的懷舊,而《北郊1936年》,則是導演對舊時代法國社會一次穩重的剖析和剪影。
《北郊1936年》并不像《放牛班的春天》那樣,刻意避過時代的烙印,選擇把故事發生在過往的時代是因為懷舊作祟;相反,《北郊1936年》處處緊貼時代,從片名開始就帶領觀眾進入法國那個充滿希望的年份。1936年的法國,正是議會重組,政府以工人階級為主導,平民大眾掌握話語權,整個社會管理層構成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一年。這一年,法國的老百姓開始明白了什么是當家做主、什么是8小時工作制、什么是帶薪休假;這一年,法國開始舉辦戛納電影節;這一年,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日三國軸心初步形成,納粹在歐洲風頭正盛,二戰爆發前的硝煙漸漸燃起。在動蕩紛繁的大時代下
《放牛班歡樂頌》,導演克里斯托弗·巴拉迪繼處女作《放牛班的春天》后繼續演繹音樂的故事,不知為何挺喜歡那個年代的音樂,雖然處于動蕩歲月,但人們依舊在努力的活著,全國罷工,經濟不景氣,可人們依舊會花錢去音樂廳,對于現實的不滿,人們尋求精神寄托,而劇團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很成功,緩解了現實生活帶給大家的疲憊與無奈。電影的原創音樂真的很棒,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在“春天”之后接著看了“歡樂頌”,不知為何中文翻譯依舊延續了“放牛班”,難道只是因為還是“春天”的主演嗎?剛開始看開頭的時候確實感覺挺無趣,只是小男孩JOJO給人留下了印象,本來不打算繼續看了,但等了兩天想起這個電影,腦中就回響起了JOJO歌曲的旋律,于是決定耐著性子看完吧,果然三分之一后看到了想要的,劇情雖然平淡,也沒有賺到大部分觀眾眼淚,不過親情,愛情都有了,挺溫暖的。四星給音樂和演員以及私人情感,就是喜歡那個年代的音樂與生活。正因身處亂世,才更能輕易果斷的去做想做的事,因為失去太多,所以生存給你去拼的勇氣,讓你更加坦蕩。
北郊1936年的影評 從烏云縫隙中抓緊生活的陽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