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17:43
首映:2002-12-27(美國)
年代:2002
時長:110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6
觀看數:4909
熱播指數:425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時時刻刻:2002推薦,兩種絕望之間
這部電影在看到一小時的時候我還不能理解它到底在講什么,暫停電影,打開豆瓣看完了熱門的短評、影評和討論,看懂的大都在說女性意識覺醒和天才的孤寂,更我一樣沒看明白的都在說它無病呻吟、矯情,但耐著性子看完剩下的半小時后,我覺得女權這個詞又被利用作片面的解讀了,討論區里關于男性能不能看懂的討論也真是為了女權而女權。
這部電影帶著布魯姆斯伯里色彩,多多少少涉及到女權但其實并沒有著重討論這個問題。
我看完電影感受到的是,人們活著就必須面對著生活中每一個時時刻刻的絕望和孤獨
第二個故事
這一天是勞拉丈夫的生日,她在這一天清晨翻開了《達洛薇夫人》。她看上去是個幸福的女人,有可愛的兒子和愛她的丈夫,她正孕育著第二個小天使。她有點笨手笨腳,每個家庭主婦都會做的蛋糕她卻做不好,還好她有個聰明的兒子做幫手。上午,她的鄰居凱蒂來找她,并帶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凱蒂可以說是社區里的社交女王,她和她丈夫有一大堆朋友,可他們沒有孩子,因為凱蒂不能生育。
凱蒂羨慕勞拉,因為她有可愛的孩子和美滿的家庭生活,而且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的誕生;勞拉也羨慕凱蒂,因為她無憂無慮,無所顧忌,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里講的不是得不到的最想要,而是兩個女人,她們都被對方羨慕的東西所禁錮著。
這讓我想到Revolutionary Road中Kate最后的死亡,體現美國中產階級矛盾的電影中總是會出現的女性形象,她們心懷夢想,滿腔熱情,總覺得遠方而不是家庭才是她們真正的歸宿。但是,這時總會有一個但是出來搗亂,丈夫的強權、自身的軟弱以及整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都不允許她們沖破束縛,于是要么忍受,要么死亡。
當然
和一個朋友聊天,說起一個不和諧的家庭的可怕之處,特別是對所有家庭成員在人性上的壓抑。我推薦了電影《THE HOURS》和尤金·奧尼爾的《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所以也有譯作“長日入夜行”的)。奧尼爾對曹禺的影響多大看看這部劇本就知道了。
下面是關于電影“THE HOURS” 我的幾個觀點,記錄如下:
很棒的電影,很多人覺得看不懂是因為生活中沒有那種體驗或者不能想象那種體驗。
導演基本上在劇情上不作解釋,主要是騰不出手來 所以客觀上造成這部電影是只為解人拍的。
有過那種絕望的人就會看懂,沒有過的, 說了也白說。
電影基本上主動放棄了故事的起承轉合,留出了空間得以把可能會用在好幾部電影里的高潮片斷并置到一部電影中。這種方式使得一部電影獲得了罕見的INTENSITY。
沒看過VIRGINIA WOOLF的小說《THE YEARS》有點懷疑這個結構的想法是從那里來的。
寫于06年
會有這樣的時刻,你坐在人聲鼎沸的房間,面對每一個都在談笑的人,如同隔離一層空白的墻,如何無法融入,這不是屬于你的地方,你卻無法離開。生活如同一場誤會,無所預料,不知所措。被迫拉入一個不屬于自己的世界,不由衷的微笑,說不出口的拒絕。
會有太多無形的束縛在身,甚至緊到難以呼吸,然而只在自身遭遇的這番環境下才觸發如此真切的痛楚感,他人的境地無法感知,甚至不能理解。仿佛它只深藏于海水之下,不論其暗流如何涌動,海平面依舊如止。
當伍爾芙將口袋裝滿石塊,沉入流水結束自己生命之前,已是受盡精神的折磨,更厭倦了一次又一次噩夢的重復。她的溺斃,是在生命的雙重束縛已鎖住喉嚨,在無形牢籠已教她窒息后,奮力與生命掙扎的最后一步。她給丈夫的那封信中,留下的是她最無奈的筆觸,也記錄了她在逃脫牢籠后的釋然與寬慰。
向往倫敦的喧鬧生活,想要真正按照自己意志而生活,但這相伴而生的是無法抗拒的會再次復發的精神疾病。她又一次被丈夫拉回冰冷的英國郊外,如同一只被囚禁于花園中的將死的鳥。對她來說,這樣的生活是牢籠
那種感覺就像是從十米高空墜入冷水湖中。冰冷、壓抑、恐懼,種種苦楚從我的感覺器官流進身體內部,不言而喻,《時時刻刻》這部電影震撼到了我。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部電影將這句話的字面意思表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角色都顯得那么不可或缺。史蒂芬充分地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將三位女性的一天連結在一起;同時又通過她們各自的身體語言述說出不同時代女性對于自我的尋找與反思。總體來說,這部電影的架構是從共時和歷時兩個方向橫縱交錯進行的,從共時層面來看
THE HOURS
當這幾個字母,以飛行式進入屏幕時,莫名的感受到一種壓力——生活的壓力,時時刻刻……
我得說,這是我人生25年的電影觀賞經歷中,最欣賞的影片之一。(堪比:Mulholland Dr.;兩小無猜;Devdas,經典性等同,類型不同)
《達洛維夫人》,一個本身容易引起遐思的主題,以它做為主線,反復在三個時代的鏡頭間切換,模糊了作家真實與虛幻世界的界限,卻只為一個主題——THE HOURS。
整個結構繁復卻不混亂,情節安排呈現一種出乎預料的自然,就像生活本身,像一首即使被打斷也可以繼續的樂曲,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就這樣,時時刻刻……
盡管,從個人角度看,整部劇情由于前部分稍微偏多的“懸疑感”與“情感戲”使整個結構略微有些失衡。
但,除此以外,實在沒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從腳本,導演,角色,表演,鏡頭剪接,配樂……所有作為觀眾可以挑剔的部分,幾乎接近完美……
我想,它會是本世紀最好的文藝片之一,會是下個22世紀的人類依然津津樂道的好作品。
時時刻刻:2002推薦,兩種絕望之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