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搞笑片段很多:
卓別林飾演的查理煮皮鞋,優雅地吃出了吃西餐的儀式感,鞋帶仿佛意大利面
餓昏頭的吉姆把查理看成了火雞來追
查理和喬琪婭跳舞,褲帶太松,一直往上提,看到有繩子就系上去了,結果是拴狗的繩子,被狗搞得狼狽,好不容易才解脫
查理聞到食物的味道,裝暈騙吃
查理幻想自己跟喬琪婭和她的女伴們共進晚餐,還為她表演了面包舞
最佳表演在結尾處。查理身處懸崖以為自己喝醉反胃,發現不對勁與吉姆緊急逃生。吉姆借助查理的力量先逃出,他仗義,沒有棄查理于不顧,把查理從屋里拉出來
這個故事有一個完美結局。不過經過兩個版本的對比我發現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點。
那就是信的內容(大部分是做了表演上的刪減。有更好,沒有也不會影響整體劇情。唯獨這段會反應出小不點在喬治亞心里的位置)
默片版里其實喬治亞寫的信是為前一天打杰克耳光而道歉,并在最后加了一句I love you。杰克不領情,此后杰克把這封信交給碰巧遇到的小不點,說是喬治亞給他的。也就是說杰克在耍他,而此時喬治亞對小不點的歉意可能埋在心里,或者在她心里小不點的位置沒有重要到要付出行動來彌補之前的爽約
若說經典默片的美在何處,那自然是它極致的簡明。不同于現在影片沖擊的音效以及色彩,拼命的告訴觀眾“我接下來要干什么”,經典的默片所想展現給人的,更多是一種須加思索的含蓄之美。
卓別林的這部《淘金記》亦是如此。它運用一種小屋——舞廳——城中——舞廳——小屋的回環式敘事,來講述了那個時代下美國的淘金熱。這部作品可譽為卓別林的“流浪漢巔峰”,雖然沒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那么直接而猛烈的針砭時弊,但那完整的敘事,極致的簡練,以及藏在完美下的諷刺,至今仍令人回味。

“淘金記”優秀的作品是最好的編劇教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