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韓劇一貫的細膩煽情一樣,只是這部劇稍微有點尷尬和過度。像是設計好的場景和劇本,但是過渡并不自然,比如鄰居小姐姐喜歡可魯是基于什么奇怪的心態至少應該有一些回憶的故事,她的父母更像是為了增加臺詞加進來的,還有那個莫名其妙的警察發小,少女時代的崔秀英演的角色哭得太程序化,而且這個角色的作用又是什么,看起來是與潘瑋柏有感情戲的,莫不是還有第二季?
當然如果當成一個散文去看也是可以的,畢竟一個將來我們也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生活不易,我們都在茍且偷生

網飛出品,必屬精品。我是因為朋友在看就跟著看了一下,可是朋友放棄了,可能是因為劇情太好哭了。是一部比較治愈的片子,很溫暖,讓我想到了《夏目友人賬》,可是也是因為如此,節奏是比較慢的,需要靜下心來看,這段時間我又很難靜下心來,最后只是草草結束了劇情。《夏目友人賬》也是沒看完。最后結局出現的女孩也是有點令人不解,難道可魯最后不會跟樹木在一起嗎,想想應該是有第二季的,留了個伏筆。

Netflix上線當日,就衝著李帝勳以及該題材,一口氣連看了6集,1季花2天食畢,非常喜歡!整部劇以患有亞斯伯格癥的遺物整理師的視角出發,看待別人的生離死別,解構亡者所要傳達的無形訊息,一直到最後一集才又回到角色身上,看待自身親人的死去,解構親人留給他的訊息。
該劇對於看待生死的態度很容易就聯想到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莊重且嚴肅,清理遺物的過程編導總會安插一首古典樂當背景配樂,跟著角色沉浸其中,認識亡者的過去,帶著莊嚴的態度為亡者搬家。

導演用很特殊的處理方法,把感人的情節用特別慢的節奏拍出來。和雞湯的劇本結合,這是一部以治愈人心為主題的韓劇。
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本身就是很好的題材。委托遺物整理師的在劇中大概有四種情況,警方委托的兇殺死亡,現場特殊的死亡(比如尸體已經腐臭很久才發現,有錢人的委托,以及社區對無親友死者的委托。其實還有一種就是死者本身下的委托,感覺這種在現實生活中應該不多,但是劇中就出現了兩次。能對自己死后處理想得如此周到的也許只有極端愛干凈的人了吧。另外這部劇以幾乎每集一個死者故事的節奏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對死亡于生活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