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22:12
首映:2005-12-22(中國大陸)
年代:2005
時長:107分鐘 / 10
語言:漢語普通話,日語
評分:7.4
觀看數:64411
熱播指數:800
來源網:三年影視
《千里走單騎》還是想說下日本的那一段場景
有人說《千里》是張藝謀的回歸之作。老實說張藝謀的確是適合拍文藝片的,心思還算細膩的他比較善于發掘小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繼秋菊的執著,魏敏之的執著之后,又有了高田的執著。不過即使我沒有理由再相信張藝謀,但我依然可以期待高倉健。因為好的演員,是越老越有味道的,就象黃酒久而彌香,老而彌醇。高倉健正是這種演員。于是,《千里走單騎》便值得期待。
這是一個關于父子親情的故事。幾千年前的三國,關云長是為了兄弟義氣奮不顧身千里走單騎,幾千年后的今天,高倉健卻為了父子親情不辭勞苦千里走單騎。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為什么要漂洋過海奔波異鄉呢?僅僅是為了達成兒子的一個臨死前的心愿么?把自己放逐在陌生的環境里,忍受孤獨寂寞的煎熬,這是對自己的懲罰么?或者只為了體會兒子內心的痛苦?
我不知道,因為我相信這種感情永遠是無法言說不可琢磨的。男人之間的感情永遠是那么深沉而堅忍。不象女人之間的感情,哪怕在微妙,也可以用直覺去感受;男人的情懷往往如同深邃的海洋,即使暗里再波濤洶涌,表面也依舊再風平浪靜
看過《千里走單騎》了,我可以評分 7.8 分的電影,值得推薦給大家看。我從來就沒懷疑過張藝謀的片子會不好看,真的。就算故事再不濟也能作為風光片觀賞——這一點我是確信的。這也許跟他的經歷有關,一個攝像出身的導演對于鏡頭的把握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英雄》上如此,在這部片子里面更是如此。整部片子不論是鏡頭還是臺詞,都在努力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突出高田先生的性格特征,讓人覺得高田先生的形象性格鮮明而真實。
高田先生是一個內心堅強、習慣獨自面對痛苦、不善于表達情感的人。電影無時不刻地在刻畫著他的這種性格特征。
剛開始,高田先生一個人站在礁石林立的海岸,還能看到一些積雪。海風挾著海浪拍在黑色的礁石上崩裂成白色的粉末。高田先生一個人穿著黑色的外套、白圍巾面對這海風。這樣的一組鏡頭一下就讓人明白,高田先生應該是則陽堅強、干練的一個人。
高田先生到東京看望自己的兒子卻被拒之門外。高田先生沒有說一句話,選擇了默默的離開。臨走的時候,兒媳給他一盤兒子建一拍攝的錄相帶,希望高田先生能夠看看。鏡頭一切
樂壞我了。
怎么說呢,還算湊合吧,不過是和《十面埋伏》比。
一時搞笑,一時煽情,有點愣接。
講偏遠文化在城市人眼里的有趣一面,講倔孩子,大落差角色間沖突的笑話,這都是張藝謀駕輕就熟的;然而一旦回到父子間的感情,就立刻著相,拼命想努出個關于理解和寬恕的命題,但故事的容量,本子的小氣,還是一點點泄了底,號稱第一編劇的鄒靜之,畢竟還是個編電視劇的,起承轉接,都在預料中,偶有預料外的,又很牽強,全靠高倉健一人的表演,強撐起這半壁江山。
說到演員,李加民這個人很有趣。本來一直我都認為他是一個一流的非專業演員,可在高第二次回監獄那一段,他有點過,小眉毛還一挑一挑的,讓我遺憾且敬佩的對我媽說:咳,還是露出了專業的馬角,不過前面能演到那火候,已經很難得了。后來一查,他就是一業余的。
寺島忍挺可憐,基本上她的表演,不是對著手機,就是對著一疊紙,哪天她要是去中戲參觀,一定要安排她看一場入學考試。哈哈。
只能說,和無極相比,它更值些。
沒有想象中的感動~當然,高倉健的演技是沒話說的,塑造的父親形象,嚴肅又深情,用行動而不是言語.
看完了以后和媽媽開玩笑的說,哎呀,真是心思冷完的,辛辛苦苦地要去拍一出<<千里走單騎>>還沒拍到兒子就死了.媽媽補充一句,結果那個戲還那么不好看.
感想有幾點:1.每個人都有一點孩子氣的倔強的,總是不愿意原諒,不愿意言和,就算心里想,但行動還是表現出一種抵抗.所以,不要等待別人,真的想要改變現狀,用行動拿出一點誠意來.
2.一息尚存的時候,去愛,就像從來沒有受過傷害;珍惜那些你在乎的情感,告訴你愛的人你在乎他們.
3.無論什么事情,在乎過程,不要那么執著于結果,這樣我們的生活會變得輕松一些,我們會變得豁達一些^^不要給自己下定義,不要以為自己就應該一直孤獨一直痛苦.
1986年,張藝謀憑借《老井》奪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也在那一年,他與高倉健相識。
兩人約定合作,于是有了后來的《千里走單騎》。
張藝謀的《千里走單騎》不是講關云長,關云長只是在電影中以戲中戲的形式出現,雖然主人公跟幾千年前的過五關斬六將沒有任何關系,但卻因為這出戲,主人公也走了一次單騎,從東京到云南。
高田剛一(高倉健飾)與兒子之間有隔閡,十幾年無話。有一天女兒打來電話告知兒子身患肝癌不久與世,帶來了兒子之前拍攝的作品。在視頻中,剛一得知兒子在云南想看一次由李加民唱的儺戲《千里走單騎》而未得。于是,剛一打算在兒子彌留之際去中國云南將這段戲拍回來,一來滿足兒子的一個心愿,二來彌補這么多年來對兒子的虧欠。
來到中國之后,才發現李加民已經因故入獄,三年之后才能出來。身邊人不解,誰唱不是唱呢?更何況是面具戲,戴上面具其實全都一個樣。但只有剛一知道,兒子當年只跟這個叫李加民的人有約,李減民李除民差一個字都不行。剛一大可拍一出別人的《千里走單騎》回去給兒子,兒子也不一定能看得出來。
《千里走單騎》還是想說下日本的那一段場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