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18:11
首映:2012-02-03(美國)
年代:2012
時長:107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6
觀看數:21950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鯨奇】特德·丹森作品,情緒打動女人,女人改變世界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影片敘事較平,有些紀錄片的風格,但不妨礙向觀眾呈現這一“巨大奇跡”的事件。
三頭巨大的灰鯨被困在北極圈零下幾十度的水下,水面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只有一個洞可以讓灰鯨一家換氣,然而隨著溫度的下降,這唯一可以維持生命的洞也將被凍住,救援從這里開始。
我喜歡這片子的名字。這部片子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從一個不想成為像他祖父那樣的愛斯基摩捕鯨人的小男孩的視角講述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目的的許多人被一條新聞——灰鯨一家三口被困冰層下所觸動,而展開的各種力所能及的行動,是這三條鯨魚讓不同背景、有著各自生活和目的的人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付出的人也都有所收獲,其間還使得一對分手的戀人重歸于好,這個小男孩也通過這一事件對祖父、對家族、對鯨魚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片中為了救助鯨魚,冷戰中的蘇美雙方竟也展開合作,蘇聯的破冰船不惜船體損傷幫助撞開冰脊的場面令人感動,甚至使得冷戰雙方氣氛有所緩解。為了三只鯨魚雙方領導人通電讓人覺得驚奇,然而這在歷史上竟然是事實。環保組織的這位女士對于被困鯨魚的感情讓一般人難于理解,她冒險下水為小鯨魚出去尾鰭上漁網的情節讓人覺得有點做作,那么一小片松散的漁網是否能阻礙鯨魚的活動且不說,輕輕兩刀就割斷了漁網也顯得拍攝時有些隨意,當然這可能是受拍攝條件所限,畢竟在真實的高緯度地區拍電影或者隨意做些什么都不是件容易事
瑞秋在攝像機前呼吁那段 說了一些話大概是說灰鯨那么巨大在面對困境時也會無助、脆弱、恐懼...就好像我們人類一樣...很打動我,她任性,一人潛入水下幫助Biambianm,當人群都在歡呼兩頭大鯨開始前行,也只有她發現小鯨沒潛上來,她在跪在岸上一遍一遍的喊著小鯨的名字,亞當發現這一幕撇下攝像機跑過去抱著她,他的眼神慢慢是對這個女孩的心疼...這讓我想起剛開始在機場,秋送她的保暖睡衣,他們再說為什么分手,我想她只是想自己會一個人能解決所以才能和他商量吧,任性、執著的女孩的脆弱是能夠走進、懂得的人才能發現的,這種愛與被愛是需要慢慢發覺、慢慢體味的,不要因為我沒說,就認為我一個人可以應付、可以解決,當我沉默的時候,可以給我個擁抱嗎?
非常感人的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灰鯨救援故事,一開始也想不明白為什么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去救三條灰鯨呢,看著看著,就發現自己是多么的自私的人類啊,自以為我是直立行走的動物,就可以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彈指一揮間的思想就能決定其他生物的存亡,我憎恨自己的自私和無能,我討厭自己對其他生物的漠不關心,我更敬佩瑞秋從始至終的堅持和不退讓。
灰鯨的救援有3方的力量介入,政治目的,經濟利益,以及單純的綠色和平組織救援,各方都有各方的利益訴求,三條線索中的兩條從一開始的各懷鬼胎,到最后與瑞秋團結一心,單純地希望救出三條灰鯨,再邪惡的念頭在真善美的世界里都難免會有一瞬的凈化和滌蕩。盡管最后政治目的達到了,經濟利益獲得了,我們無意去譴責誰誰誰的不純粹,我們感謝所有為此付出努力的人們。
最后,瑞秋在48分35秒那段話瞬間打動了我,大意是這樣的:因為,雖然他們龐大、強壯,他們其實也是脆弱的……更讓人心痛的是,他們知道他們面臨的情況,他們知道有危險,他們感到害怕,我們同情他們,因為他們和我們太相似了
好像這件事情發生在1988年,電影中還真是挺感慨的
如果對于我來說,我會選擇繼續讓那些鯨魚自生自滅,這和環保沒有任何的關系,又不是人類的所作所為導致了這一切。事實上,就算現在,我也無法認同Richael的所作所為
你所做的遠高于一般人對動物的那種標準,但是請不要總是把他強加與別人
有的時候覺得因紐特人其實挺慘的
自己吃個魚,又不大規模捕撈,就被反對成這樣
當然,好像電影中沒有展現出因紐特人對其他種族的不滿....
看完這部電影中,還是有個疑問
就鯨魚的意義何在
感覺只是滿足了少數人泛濫的愛心
同時造就了一些人的機遇
或許,鯨魚有靈性
如果我當時站在那個洞的旁邊,我會改變上面的想法
因為可能會被動物的靈性所傳染
但是,至少現在
我的觀點是
【鯨奇】特德·丹森作品,情緒打動女人,女人改變世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