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06:31
首映:2002-07-10
年代:2002
時長:108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6.2
觀看數:82451
熱播指數:69
來源網:三年網
《這個夏天有異性》毫無頭緒的喜劇片 平淡中的漣漪
200幾年時的香港電視電影總是那么唯美精彩那么吸引人。當然包括好多青春片,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是16歲,2012年的時候,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時我已經20歲,但依然覺得好有意義好值得看。
這部青春電影首播年份是2002年,已相隔14年,但卻絲毫不覺得過時,好的作品永遠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貶值。2002年的女孩子阿sa與阿嬌化著清新脫俗的淡妝,五官卻特顯精致可愛。與現在流行網紅的濃脂俗粉,整容盛行的年代來比較,那個年代的女孩卻美得好自然好清純!我喜歡阿嬌那個年代時的純真與不做作,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美得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現在的青春片早已找不到這樣的感覺,演員的嬌柔做作,劇情的荒誕無稽讓人失去觀看的熱情和意義。
0幾年的時候,還不是網絡發達,電子科技產品普及的的年代,也就是80后這一代人。他們沒有智能手機,iPad,沒有無線WiFi,就如這部電影那樣的她們那樣,偶爾上下網打下機也只是少部分年輕人的消遣。這樣的年代的生活在我看來反而過的更充實有意義。時代在變遷,我們90后這代人過著被智能手機控制的生活,是手機奴
記得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是在十五六歲的時候,我也有一個好的不得了的twins姐妹,所以看到這個電影的時候,不自覺會將很多情節代入,香港的青春電影就是這么的日常生活,鬼馬又無厘頭,非要有一個什么故事才能拍電影嗎?夏天有異性不就是我們青春得日常嗎,所以不要帶著評判的眼光去看,現在我30了,再看就是很緬懷青春,從面紅到眼紅,這不就是戀愛的過程嗎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還是小學的時候吧 隔了13年 今晚自己一個人在宿舍看到凌晨一點多
那時候還是在用DVD記的年代 還是喜歡買影碟和實體CD的年代 真得不夸張 基本上每個少女的偶像都是TWINS 那時候很喜歡買她們的CD 基本每一首歌都會唱
影碟也是 小時候還不會特意挑誰的來看 只要看封面覺得哪個好看或者電影名稱好聽的就買 小時候基本都是在香港的電影陪伴下長大的
講回電影吧 簡單說 就是一部講述少女初戀的電影 阿sa和阿嬌的愛情觀大有不同 阿sa喜歡壞壞的 標準籃球隊帥哥 阿嬌則喜歡成熟穩重的叔叔型 雖然她們在追求的過程中都不順利 甚至是連友誼都差點斷送 在小學看的時候愛情是看不懂多少拉 不過對于阿SA和阿嬌的友誼真得看的很感動 結尾還是一貫的happy ending
里面有一首歌「從不知」懷舊的港式音樂 簡單 平淡 但是歌詞卻不乏味 現在的香港歌壇 不知道還能有多少不是為了銷量而寫的歌
應該會有人說這是無聊的青春片 不過對我來說真的是小時候的回憶 那時候還不是網絡發達 手機不離身的年代
那個年代真的很寶貴
Summer Breeze Of Love IMDb鏈接: tt0331350 看電影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種看法,有些電影能夠觸動你內心某處,她卻不能給別人反應,這才是我們追逐電影的奇妙之處。正如豆瓣是我評分觀影標準也不是唯一。TWINS這部電影好像很平淡,評分也只有6.1,可是帶給我10年之間夏日很多回憶,只關乎自己,仿佛漣漪之上石頭輕輕拋入濺起無數水花。。
初看這部電影時大概才十三四歲光景,那時看完沒有太多感受,這次重看,笑中有淚,時而爆笑不已,時而熱淚盈盈,正如一位豆友所言,不要問我意義,青春就是一切。
你不知道我高中時有多喜歡twins,那時班上有同學當代歌壇每期必買,我便常常死皮賴臉的去問她有沒有twins的內容,凡是跟twins有關的文字、圖片我便要來貼在一個冊子里,這本冊子在高考結束后于教室不翼而飛一直是我青春一大遺憾,因為,在我來說,那滿滿一冊子或許才是我青春的唯一印跡。
可重看這部電影的動力,卻是shine。自從在concert YY聽到shine便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這兩個大男生,一個活潑,一個內斂,卻都很陽光,正如他們曾經組合的名字-shine。不知為什么,我喜歡一個歌手,總是在他她還不太紅或已經不再紅的時候,不是早了一步,便是晚了一步,這未免有點遺憾,因為不能見證他們她們最好的時候,可這也不妨礙我自作多情的喜歡一個自認為喜歡的素未相識的人。人的感情真的好奇怪。
是的,這是一部關于青春的電影,更確切的說,關于青春期戀愛的電影
《這個夏天有異性》毫無頭緒的喜劇片 平淡中的漣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