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吳曉波采訪潘石屹,老潘一口土味普通話時不時還有些結巴,但一點也不妨礙他周身散發著一股令人信任的魅力。
當然,這和他現在很有錢有著密切的關系。
今天我不想談錢,我想說說老潘對生活的感嘆,這也和這部迷你紀錄片有著重疊的印記,那就是前半生和自己較勁,后半生和自己和解。
吳曉波問潘石屹,這么多年過去了,你自己有什么變化嗎?
老潘說,感覺他們這波人快要過去了,他最大的變化就是不能吃苦了。
1)
不能吃苦,并不是一件壞事。特別是人到中年,終于明白,人生的篇章里

前段時間上海電影節,除了熱門場次外,一部著實小眾的紀錄片吸引了我:《世界頂級牌術師》。中文名很容易讓人將它和魔術聯系在一起,但是相較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影片的英文名:《Dealt》。也許從出生的一刻起,人生的牌就已經被洗好、分發,但是如何打好手上的牌,怎樣利用好手中的籌碼,卻完完全全在于自己。
影片的主角是Richard Turner,相信不少魔友都有了解。Richard從九歲開始,就逐漸失去了光明。從視線模糊,到出現黑點,再到完全不見,這也許要比出生起就失明來得更加令人惶恐,畢竟他曾親眼見過的美麗世界,在眼前一點一點地逐漸消失,就好似人一點一點地步入深淵。當然如果Richard一直待在深淵的話,就不會有如今的這部紀錄片了。之后的事情大家應該能想象得到,Richard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魔術之路,每天14小時的瘋狂練習,讓他克服了常人所難以想象的困難,而成為了“頂級牌術師”。
影片中有幾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一、Richard永遠的牌不離手。不論是走路、健身、體檢,甚至如Richard的妻子所說,兩人獨處一室時

如果沒有最后一段,這只是普通的身殘志堅的雞湯故事。所以主題不是“紙牌”,而是“人生”。
只是想用自己的努力獲得認可,而不是生理缺陷博取同情,倔強而敏感。直到長子離家求學才開始正視自身。
和視力障礙的小女孩交流有點戳,小妹妹真的好聰明啊,早早接受現實積極面對長遠規劃。可是呢,沒有之前的執拗也不會成就現在的特納。因為較勁才會練就絕神神功,然后才能有最后的和解。好像是個悖論哦。不然就和妹妹一樣早早妥協了,也就泯然眾人矣。

《紙牌人生》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他人的幫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