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5 13:21
首映:2015-08-08(日本)
年代:2015
時長:135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6.7
觀看數:75942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日本最長的一天:極致!盛開的櫻花林逼瘋了一群佐級參謀
看電影名字和簡介本以為是一部日本對戰爭反思自我的電影,結果一看卻是一部借反思之名渲染軍國主義精神的電影,為了讓電影看似中立不惜貶斥東條英機,而且還高舉為國為民的大義旗幟,其實更多的是在講述擁有“日本戰神精神”的士兵在這場投降中受了多少屈辱,甚至把兩次原子彈的爆炸的慘象都草草帶過,寫的好像這些士兵把這些痛苦全都承受了,把“不屈”的士兵描寫的大義凜然,把追求和平的人描寫的茍且偷生,把侵犯他國領土說成榮耀,把別國的反抗回擊說成無恥,影片里面描寫日本狂熱軍人的鏡頭太多,而且描寫得都太他么壯烈!大有渲染軍國主義英雄氣質的嫌疑!影片雖然一直在說日本高層虛心投降,但是總感覺有一個聲音撕裂屏幕撲面而來:我們投降只是一時的無奈,我們還會再回來的!總之這是一部披著糖衣的不折不扣的日本右翼炮彈電影!需要我們警惕!
在《波次坦公告》發布后第二日,片中裕仁天皇表示「朕欲效法明仁天皇,吞下三國干涉還遼的苦果,忍受非常之恥辱,祈求將來日本的再次崛起」而接受盟軍無條件投降的要求。似乎戰敗對于日本而言只是一個恥辱,而何以發動戰爭,在所不問。本片仍然是那個永恒的主題「反戰敗而不反戰」,只不過這次加上了更加深沉的悲愴色彩,日本二戰電影永遠都無法偏離這個主題,這也反映了日本自二戰至今的心理。
役所廣司本片中飾演的阿南惟幾和其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中飾演的山本,舉止神態如出一轍
中國的電影市場中,有一個細分門類是非常特殊的:主旋律獻禮片。一般這種電影都會以時間推進為順序進行正敘,而較少擁有倒敘、插敘等打亂時間線的戲劇化敘事,往往以此來試圖凸顯自己偏紀錄片的客觀性。但是,這樣的主旋律電影恰恰往往是觀點最明確的電影類型,它的所謂“客觀性”不過是為了表現出所持觀點(歌功頌德)的“客觀正確”(而非“主創眼中的主觀正確”),來更加加強自己正面觀點的力度。但是,中國的這類影片,往往拍的沒有什么主線和思路可言,變成了面面俱到而雨露均沾的走馬觀花
其實就是一幫老頑固的終結。為了一個過去日本帝國的大夢,打雞血一樣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不管是二戰以后恢復經濟,還是重新搞社會救助,都有一種精神失落的感覺,旗幟已經燒掉了。他們是行尸走肉。
老版本我也看過,不像這一版那么直接的描寫天皇,還有他熱愛的生物學知識。老版本就是講暗殺的,而新版卻簡潔得多,連人物介紹都沒有很充分。
阿南由役所廣司來主演,真是難為他了。緊接著第12分鐘的小汽車駛過,飛起片片櫻花,那簡直太美了,讓我們想起世間萬物都是過眼云煙。阿南塑造得更親切
可以當成一部拍攝精致的紀錄片來看。服化道以及各種場景都很考究,還原度很高。
如果熟悉那段歷史和里面的人物,觀影障礙會少一些;如果不熟悉,可能會覺得有點悶,因為出場人物眾多,容易臉盲。
故事推進的節奏很快,煽情的點也控制得恰到好處,效果有了,又沒有太鋪張。
印象比較深的有兩幕:
一是阿南惟幾回到陸軍省,少壯軍人都暴動去了,空無一人,只有收音機里反復播放著請民眾第二天收聽重要廣播的新聞。阿南默然關掉收音機,卻不知從哪里傳來了悠揚的爵士樂,叫他忍不住坐下來靜靜地聽。鏡頭拉遠
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來看,日本這個國家在二戰最后投降而不是繼續所謂的“玉碎”,都會覺得是理所應當的選擇。然而真實的人和故事往往十分感性。影片中展現是一個從軍國主義的感性角度看待的這段歷史,影片從這個角度對“終戰”始末進行了還原。請不要會錯意,我認為本片在還原歷史這一點上,既不“客觀”也不“忠實”更不“老實”。如要要比喻的話,它更像是日本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的招魂幡,仔細感受一下,幡下亡魂的陣陣陰風就會吹拂你的臉頰,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鮮血也會在你腳下匯流成河。
影片從美、英、中發布的《波茲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刻無條件投降”開始。采用了分段敘事將故事分割成更易于敘事的段落,也能強化影片想傳達的信息。和1967年的同名老片一樣,片中的人們各有糾葛,但都是效忠天皇陛下與為國殫精竭慮的正人君子,即使東條的形象也只是稍顯固執而已。本片找來本木雅弘飾演裕仁也是頗具心思,禮儀師的奏鳴曲中暖男大叔為原本相貌不甚雅觀甚至有些猥瑣的天皇陛下加分不少
日本最長的一天:極致!盛開的櫻花林逼瘋了一群佐級參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