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記住波多爾斯克軍校,但我相信沒有被發掘、永遠當炮灰被遺忘的,還有成千上萬的平民和士兵。所謂兵敗如山倒再恰當不過,納粹在戰前的準備和計劃是準確和實用的,蘇俄的不堪一擊就是因為體制,現在來看已基本共識,沒有那年嚴冬的提前到來,一切戰略都是浮云。本片依然渲染蘇軍炮兵和坦克如何英勇和高效,略懂二戰史的會嗤之以鼻;大幅描繪了青年的戀情,我倒認為沒有什么不合適,如果以描繪戰斗為主,反而顯得小打小鬧,二十來歲,青春沖動,戀愛再正常不過,但就這個年齡,在二戰初期就被拉去當炮灰

1987年吧,看過一本《莫斯科會戰》的小書。第一次知道波多利斯克步兵和炮兵學校的名字。在1941年德國法西斯沖向莫斯科城下的時候,他們曾經挺身而出。
當時有組織的蘇聯紅軍已經在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方向陷入合圍,莫斯科門戶洞開。
波多利斯克軍校的學員們被臨時動員起來,緊急開赴前線。他們承擔的就是堵槍眼、充當人體盾牌的作用。只要能夠遲滯希特勒的進攻,為莫斯科保衛戰贏得寶貴的時間。
他們都是未來的軍官啊。也許就要不了幾天,他們就將走出校園肩負起重建紅軍、光復國土、攻克柏林的歷史使命。

最后的前線:瓦季姆·舒梅列夫指導新片,我們也該拍一部中國學生兵浴血的南苑保衛戰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