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玉子》就想找個地方釋放心中的憋悶,卻發現豆瓣的評分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是四不像,所謂的動物保護主義,小女孩最終也只“救”回了自己的“寵物豬”!為什么要用雙引號的“救”?因為最終還是屠殺者的勝利,小女孩用爺爺買給她的金豬買回了玉子,而所謂的救援全都只是個笑話。導演其實一開始就用較為夸張的敘事手法在告訴我們,不要太認真!!!你以為是導演拿捏不到位,那其實是在告訴你,這就是現實的脆弱。所謂的動物保護主義最終改變不了任何事實,就連他們自身都做不到,又何來反對屠殺呢?要么就是一邊喊著和平主義,一邊重揍自己隊友的教條主義;要么就是極端的只吃樹根,卻在營救中最先被淘汰的無用弱者。誰都改變不了最終的結果,小女孩依然用了和所有人一樣的方法,用金錢換來了“肉”,還讓商人省去了屠殺與烹制的過程。反諷的意味如此濃重,就像當今社會,無數的動物保護口號,我們的餐桌上仍然缺少不了牛豬雞鴨,似乎這些不是動物一樣!導演用這個通人性的豬告訴我們,這些生靈也和我們當做家人的寵物一樣

看完心好痛,想到的不是豬,是狗。
對一些人來說狗是肉,是傳播疾病的載體,對另一些人來說,狗是可愛的寵物。
感覺近兩年,所謂的愛狗人士已經成了洪水猛獸,狗本身更是可怕到不行,街上的流浪狗仿佛要人人喊打才是理智。
所謂的流浪狗也都是人造成的呀,狗又有什么錯呢。
作為一個家里有狗、不吃狗肉、但也不管別人吃不吃狗肉的愛狗人士來說,有時候對流浪狗好一點讓它活下去只不過是不忍心而已。
只希望那些養狗的人能夠盡到自己的責任,不要半路遺棄,那些討厭狗的人也少些謾罵多些理解吧。
Btw 我吉竟然演了個這么丑的角色,真是可怕,青春已逝,還請珍惜你的臉啊。。。

荒誕的認真感。
思索很久,才總結出以上一一句話。從“美式”開頭跳轉到玉子在山林中的悠然畫面讓我倒回去看了兩遍,以為是兩個電影串起來了。再接下來追玉子,ALF的介入,營救,從屠宰場出來到結局的彩蛋…整個片子雜糅了很多元素和風格,一會兒溫馨,一會兒搞笑,一會兒淚目。從這點上看,這個片子至少不沉悶!
這也是為什么我覺得是荒誕的認真。明明整場電影有很多槽點讓我出戲,比如超級豬的設定,比如玉子獨自一人來到首爾,比如ALF毫無鋪墊的介入,到屠宰場后只能就玉子的選擇

為什么我給《玉子》3星,卻為它只有6.6分感到惋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