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22:04
首映:2014-02-24(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45分鐘
集數:8集
連載:更新至1集
評分:8.6
觀看數:78287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楚國八百年”不要太較真,它是二月河的路子。
初生
鬻熊,熊繹。起初被迫南遷,后來蠻夷與中原血脈混合。
覺醒
希望得到中原承認,但一直不能得償所愿,后來被迫南遷發展自己的實力。
受挫
這個華豹和公子城的比試深得我心,尤其是公子城的質問,你都射過一箭了,怎么能不等我射你就又打算射我呢?簡直就是我玩游戲的心聲,為什么你打了我還不等我打你就又開始打我,真是很過分,如果生活在周天子禮儀制度盛行的年代,怕是也很有意思。
稱霸
楚莊王稱霸。憑借個人魅力走向鼎盛的王朝,必然會因為他的逝世而走向衰弱。
歧途
許多人將熊渠的一句“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作為楚國與中原文明劃清界限,并與之反抗的一大標志。然而,這一宣言實際上標志著楚國高層在意識形態上融入中原文明的先兆。可以說,不是那句“在德不在鼎”促使楚國上層正式融入中原文明,而是隱藏于“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背后的自我認知導致楚國不得不“歸化”于中原文明。楚國上層從一開始對中原文明的劃清界限與反抗便是偽反抗。
當我們談及兩個異質性文明的差異時很容易忽略一點,即差異本身在不同文明中都呈現不同的樣貌。例如
故事很有格局,從楚國的歷史發展中,抽象出了一般歷史發展規律。文化的產生、興起、衰落、最終融合在日常和未來。
看完此劇后,自己也許會喜歡上歷史記錄片。原來我們尋以為常的事物,卻可能是受幾千年歷史傳承的影響。北方的秦文化、南方的楚文化,對我們每個華夏后裔有這么深遠的影響。
現在普遍認為,北方人剛直而嚴明,南方人聰慧靈巧。這種區別,從遙遠的春秋時代就能看出。楚文化恣意汪洋、才思灑脫,秦文化法紀嚴明、淳樸剛直,這視乎也提現了現在南北方人的性格差異。龍的剛健,鳳的灑脫
“楚國八百年”不要太較真,它是二月河的路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