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04:10
首映:2018-02-19(中國大陸)
年代:2018
時長:50分鐘
集數:8集
連載:更新至7集
評分:3.8
觀看數:3055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它的失敗,是一聲嘆息
看舌尖3一直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一時說不上來。最近才弄清是什么感覺,那就是我當年寫作文的感覺啊。
一手好字一手好筆一個熱門的作文主題一堆優秀素材事例,然而就是想不出一個新穎的立意。想了半天還是想不出來,只能寫一個普通的、萬金油的,然后堆砌記下的優秀素材事例,開頭結尾都是背過的好詞好句。寫完從不再看。
舌尖3就感覺像我的作文,吃的好吃,人有真情實感,文化風俗都很吸引人,然而所表達的東西實在平庸,文化的傳承堅守、生活的艱辛這些都顯得略微爛俗。
我是看了網上的差評以后忍不住去看了這一季的節目的,縱使做了很多心里準備還是忍不住失望。三無產品中藥口紅,高血脂高嘌呤飲食,還有沒有科學依據的養生全部上了。以及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1.拍攝內容太刻意。舉個例子:泡菜那一集,白肉燉酸菜,白肉正好碼了一圈在鍋里,整整齊齊。請問:哪一家人煮菜這么煮,不都是切一切放下去嗎?很多炒出來的菜都是刻意擺盤過的,你真正作為紀錄片是要去記錄,不是拍電視劇怕有鏡頭穿幫,被觀眾指出不精致。這種刻意追求的精致,讓紀錄片失去了味道。
2.文案經不起推敲
雖然舌尖3槽點滿滿,但是我還是堅持看完了8集,想說說自己的觀后感。
提前聲明,什么常識錯誤,中風喝雞湯,自制口紅,強奸犯醫生賣串串等被人深扒的槽點就不說了。只說整體的結構。
這一季,總的來說就是兩個字……跑題,導演的初衷大概是想用每集的主題來把食物串聯,但是,導演把大量的時間和畫面用在文化和背后故事里,對食物的鏡頭和描寫卻寥寥幾筆,就像麻繩串珍珠,繩太粗,珠子太小。讓人感覺這是一個民俗,民生,文化的紀錄片。導演想加的東西太多了,導致美食不突出,文化又不深入,弄了一個四不像
身為貴州遵義人,身為貴州7年的美食編輯,看了這期節目感到挺難過。不贊同這樣的角度去解讀貴州人民和辣椒的緣分、情誼。辣椒,我們不是患難與共,而是高山流水,相逢恨晚。
黔菜對于辣的參悟和重用,是歲月的禮物,不是被迫的習慣。
總之,辣,是貴州人的專一,也是貴州人的百變!我們有著我們的辣椒驕傲!
舌尖三的故事很亂,甚至有演的嫌疑。竟然還有我們學校門口的煎餅果子和酥?的王哥莊大饅頭。作為一個學中醫的人來說,舌尖三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不好看。首先對于中醫藥膳的推廣,方法生硬,學過養生學的我完全不能接受這種方式,我認為中醫的日常應用不應當是這樣的,有一癥對一藥,那么辯證論治,中醫的核心思維去哪兒了。其次中醫美容,在沒有合法化市場,以及目前猖獗的微商,網絡推廣的前提下對中醫制口紅的評價實在是有些不符合實際。
但是舌尖三依舊讓我淚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主體是中國,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它的失敗,是一聲嘆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