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13:54
首映:2010-09-04(日本)
年代:2010
時長:145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6
觀看數:57588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搖滾新樂團】當年因為有人說BECK和我為歌狂差不多所以錯過了動畫漫畫,還有電影..
可能我真的對搖滾無感吧,從來不會在激烈搖滾樂中搖晃腦袋的我,最終還是看了這部BECK。這是一部熱血搖滾少年的電影,從平淡人生走上閃亮舞臺,實現了一次破繭重生。其實,和很多熱血少年的故事有類似的地方,只是換成了搖滾的背景。
片中水島宏的英語口語讓我有點驚詫,打破了以往我對小日本英語蹩腳的偏見,尤其在片頭和幾個老外打架的那段,真TMD的帶勁。我倒不覺得做作,的確把長期生活在紐約的習性給表現出來了。
唯一搞不明白的是小雄的歌聲在整部片子中都不曾聽見,這是為什么?難道因為天籟得無法用常人嗓音來表達了嗎?我還為此掙扎地看到他們登上Greatful Sound的舞臺,心想最后總得一鳴驚人了吧,可是。。。權當這是導演故意設置的電影漫畫表現形式吧。
不管是人物造型,還是故事結構,都忠于原作,艾迪和馬克的那兩張臉,
露西露的子彈孔,樂隊成員的長相,包括南真帆的感覺也比較相似,唯一不足是音樂上沒有達到動畫里面的高度,田中幸雄的聲音被居然消掉了!!!!貌似怕不能給觀眾以震撼吧~~~~~
凌晨兩點零四分,終于看完了BECK。
看過動漫的BECK,但是不想說他們的聯系,現在所說的,只是BECK。
一部電影。
關于夢想
誰沒有過夢想。不論是不切實際,突發奇想,還是遙不可及。
就在那一瞬間,我們看到了夢想的形狀。
但就是那一瞬間,也許就能支撐一生。
這就是夢想。
關于消音
搖滾樂一定要有人聲么。所謂音樂,難道不是用樂器來表達的情感么。
音樂難道還不足以表達么。
計數器沖到9999的聲音。觀眾涌來的腳步聲。觀眾的歡呼聲。
每個人回憶的畫面依次出現。關于夢想,關于堅持,關于一切。
小雄在唱,雖然只是口型,雖然沒有聲音,但是有什么關系呢。
他在唱,你在聽。這是音樂的力量。就只是感受就好了。不去要求其他。
關于BEATLES 關于OASIS
真的很突然,當DON'T LOOK BACK IN ANGER響起。
眾所周知,前奏是借鑒IMAGINE而來。
用經典成就經典,能成為經典的不多。
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情感太多豐富吧。
就這么流淚了。
當IMAGINE的前奏響起。當DON'T LOOK BACK IN ANGER響起。
淚流滿面。
很久之前就看過了,現在又突然想起這部漫畫,接著想到電影,忍不住又殺回來說幾句:垃圾,垃圾中的垃圾!演員演得不好,對原漫畫又把握不了,開口又唱不了,只剩下一堆shi……只可惜浪費了那么大的場面,可惜哉!讓人想到北京樂與路,呵呵,完全沒得比。日本有很多導演真不咋地,空有很多資源和經歷卻只能拍出這樣的東西,真是浪費。以前喜歡漫畫 至死不渝的愛 ,聽說出電影版了,跑上網一看,快吐血了,完全不知所云,垃圾的程度真是和這部的導演有得比。呵呵,島國有很多的VV什么導演都是想拍電影而不能只能在VV電影里面過一下癮,呵呵,估計就算讓他出人頭地了出來拍的東西也是這樣,不會好到哪里去……小國心態,在電影上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剛剛終於看了BECK,是老毛病又犯而閒置許久的片子。年少時動畫看過一集,在當下感覺有點悶,就給關了。看之前多少知道BECK是在講甚麼的,少年、成長、青春、樂團,大概就是這幾套;看之後,才想要給他多幾筆:信念、執著、熱情,還有搖滾樂之所以歷久不衰的一個重點:渾身顫抖。
google來漫畫原作要求小雄歌聲消音,我覺得這是好的,在劇裡不斷不斷被重複神化的聲音,總是不可隨便凡俗輕薄;這不是在說佐藤健歌藝不好,只是讓聽者各自帶入心中的"神聲",也未免是壞事。
千葉的處境很微妙,微妙的就像放克猴寶貝的那位DJ,似是可有可無,在重要歌曲上總無他的戲份,每次上MS就只看他在後面手舞足蹈令人尷尬。
我現在還找不到放克猴寶貝的那位"千葉"的必要意義(因為我不是LIVE眾吧),但BECK的千葉的存在意義至少有點眉目:革命是這樣的嘛,在暴動之前總是需要有人先喲喝一下才有人去衝撞警察。
看到阿櫻打鼓我有點心痛/慟,痛在怎麼停了這個東西,慟在現在真他X的想敲敲鼓。
龍介就是個執著到扭曲的非常識人。這種人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命運坎坷
【搖滾新樂團】當年因為有人說BECK和我為歌狂差不多所以錯過了動畫漫畫,還有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