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3791
【基佬四十】充滿驚喜的喜劇片 做真實的自己...
為什么這么愛這部基片,借用片中的臺詞一言概之“大概是因為他讓我覺得舒服吧。”
你能想到哪些同志影片經典的CP?張國榮梁朝偉,吳彥祖馮德倫,或者胡軍劉燁。成功的同志影片里都是英俊年少的演員似乎已成宿命,《基佬四十》算是其中的非典型。
前面說到兩個字:舒服。濃濃的港味,喜劇元素和敏感的社會題材結合得相當之好。
林子祥和陳小春演活了同志情侶,真實有趣,像極了周遭的某一對,就是這樣相處的啊,穩重和傲嬌什么的就是命中注定要一起的。平平淡淡中刻畫出了同志眾生相:林子祥的保守介懷,陳小春的大情大性,吳鎮宇的坦坦蕩蕩和毛俊輝在追求光明和保住家族聲名之間的矛盾。說的也是自我認同、社會歧視、家庭反對、艾滋病、同妻等同志尋常“標簽”,不刻意煽情也不著重于記錄這個群體怎么與常人不同。“沒人知道我的秘密,而我也下定決心,把自己收起來”代入感太強,應該每個Gay都會有過相似的階段,但又完全沒有被邊緣化的沉重感,像是輕輕松松回想了下一路走來的種種。
不管你在哪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Sonny和阿聲是同一個世界的兩種人。
影片雖然從Sonny的自白開始,但主要敘述者還是阿聲。從他躁動的青春期開始,到他與阿泉的婚禮。阿聲始終是個被動的角色,除了性向之外,他都在按“別人”的標準活著,他受過相當的教育,穿著平淡的西裝,擁有一份朝九晚五體面的工作,最后向一個喜歡他的好姑娘求婚,生活在主流的價值觀中。Sonny是他的反面,他從不避諱自己的取向,他經營一間理發店,衣著時髦,出入同志酒吧,愛玩愛笑。
片中兩對副CP,十姑和Julie,甘永烈和KK,都掙扎在自我與環境之間
昨晚心情不好,在電話里和別人吵了架,恩,然后,被告之要冷靜...
然后打開PPS就看到了基佬四十這部影片...
有多久沒有看這類同志的影片了...恩,一年多了吧...
那段時間很是瘋狂地追看同志的影片,從蝴蝶開始,到植物學家的女兒,刺青,藍色大門,美少年之戀,last friend ,春光乍泄,花吃了那女孩,暹羅之戀,渺渺.....
由最初的惡心好奇不可理喻到現在的理解允許容忍甚至會產生只有同性才有真愛的想法...
畫面干凈,角度正常,故事簡單......
KK站在甘永烈的靈堂之外那種悲慟,泉對羅家聲的成全,父親轉回頭接受羅家聲的錢所代表的允許,羅家聲為求Sonny原諒而上臺動情唱的歌,還有,像小孩子一樣的Sonny最后回到他和羅家聲的家時的賭氣的樣子...
都讓我為之感動...
影片一直強調的是正確面對真實的自己.
【基佬四十】充滿驚喜的喜劇片 做真實的自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