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1959年被定義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元年”那樣,我個人將1979年定義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元年”。
1979年之前,新浪潮的幾位猛人都已經有新浪潮色彩的作品問世,如梁普智的《跳灰》(1976)、嚴浩的《咖哩啡》(1978)等。按列孚先生的說法,桂治洪1976年導演的《臨村兇殺案》和牟敦芾1978年導演的《撈過界》也均可視為新浪潮的前奏樂曲。但這些作品在當年更多是以個案的形式出現,并沒有形成氣候。
而1979年則是新浪潮電影的井噴之年,新浪潮的雙子星座許鞍華和徐克分別推出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瘋劫》和《蝶變》,而跟他們同年推出處女作的新浪潮健將還有章國明(《點指兵兵》)、冼杞然(《冤家》)、翁維銓(《行規》)。《蝶變》、《瘋劫》、《點指兵兵》、《行規》都是新浪潮的經典之作。一年之內,這么多新導演橫空出世推出處女作,而且這些作品基本上都屬于上乘之作,這一年要不是“元年”,就沒有更合適的年份了。
1979年,許鞍華,《瘋劫》,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這是一位導演電影生涯的起點,這是一種影像風格的形成。
許鞍華在拍攝《瘋劫》之前,…

愛情不盡是恩赦與從容,哪怕與生命的觀感縱橫勾連,水聲、笑聲、熙熙攘攘的求饒聲——縱便充滿致命的誘惑,逃不過貪癡嗔的怨毒與悲戚。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最終不過是赤練神掌的余韻和芳蹤。
瞬間的起起落落,眼神交織雜糅在一起,相互配合抑或不動聲色,疲憊的心陣陣的疼著。因為,已經懷孕的李紈紈斷絕不了甜蜜情侶阮士卓和梅小姬的關系。越去擺脫總不忍,以不忍人之心行使屠戮操戈的事實,抑或是皮里陽秋,情場上的清歡和霹靂縱橫。
她劍眉星目,顧盼神飛,眉宇間還是少女的青蔥歲月,卻依稀被矯揉著的情癡劍氣侵逼雜糅。濃妝艷抹,閨秀的紅衣并不顯得旁突俗流,而是更襯得一派孤芳瀲滟,以心理靈魂的力道討伐往昔,揮斥方遒。
不堪忍受梅小姬的羞辱,她給了梅小姬一記耳光,梅小姬還給身懷六甲的她一個踉蹌。而他回護她,否認娶梅小姬的承諾。
女人的弱勢對于男人來說是天然的保護欲,一樹梨花落晚風,這個男子把女人的造次逞強看作是對自身威嚴的挑釁,竟無心思忖愛之柔夷究竟附著在誰身上。
香港龍虎山上發現一男一女兩具尸體,女的被砸得…

瘋劫:靚女查案就是遇神殺神遇鬼殺鬼般的暢通無阻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