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7579
安全至下:一個小人物的“奮斗簡史”
哈羅德·勞埃德,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與卓別林齊名的喜劇大師。他們幾乎有著相同的命運,起于默片的酣暢淋漓,失于有聲片的捉襟見肘。其實,乃緣于觀眾習慣性使然,先入為主的定式,是對他們的軟殺傷。其實,從他后來拍攝的有聲片來看,他一樣的努力一樣的搞笑,只是其中的對話削弱了他們的感染力和爆發力。觀眾覺得他們落伍了。挑剔的人們更樂意看詹姆斯·卡格尼的黑色電影。
常說時光無情,近百年后,反而哈羅德的電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世界上好多電影人專注于對他喜劇生涯的研究
希區柯克曾經說過,默片的問題在于畫面中演員張開嘴說話卻沒有聲音發出。言下之意,除了這一點技術缺失外,他看不出有聲時代能給電影帶來多少本質性的突破。我們姑且將其中的歷史局限性放在一邊不談,如果返回頭仔細重溫默片時代喜劇經典,確實會發覺大師所言并非沒有道理。聲音的確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后輩電影從業者在創作上想象空間。前段時間瘋看基頓有這種感受,最近再看此片依然如此。
《最后安全》一開場便是本人最愛的那種“利用鏡頭的特定位置用創造相似性”喜劇手法。初始畫面上是隔著鐵窗的傷感作別的青年男女,遠景中是一個繩套。這些東西與一個疑似神父的人物組合在一起,使你不馬上想到“執行死刑”都很困難。可出人意料的是,鏡頭一轉來到了鐵窗另外一側,原來是眾人在火車站送站。那繩套不過是站務人員和火車司機間傳遞信號用的工具。這一完美段落的唯一瑕疵可能是,當時的火車站真有那么像絞刑繩套的工具嗎?哈哈,無論如何,如此單純通過鏡頭位置構建的奇思妙想,在話嘮式的現代喜劇電影里幾乎再也見不到了。
電影的故事第14篇
安全至下
Safty Last!(1923)
弗雷德·C·紐梅耶/山姆·泰勒
過去很長時間我大抵是輕視喜劇的,可能跟成長的環境缺乏幽默感,和青少年時期看了不少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結束后的爛喜劇所致。所以這樣淺薄的經驗給我印象是喜劇是“淺嘗即止”的,在事物的表面打轉,只有關于即刻的滿足,無關更深刻的“超越性”。
對喜劇的誤讀,要在成長過程中透過北方語系里二王的語言樂趣,品嘗到幽默的好處,且意識到制造歡笑并不簡單后,才開始慢慢解除。再后來,在電影世界里看到那些偉大的喜劇作品
安全至下:一個小人物的“奮斗簡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