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我是絕不會去看帶有“殺手”這樣明顯有“危險性”的片子,更何況它明晃晃地說了它是驚悚片犯罪片。像我這樣刁鉆難弄的用戶跟消費者,電影翻譯一定很不待見。到全部看完還是不能理解為什么好端端的In Bruges要翻成殺手沒有假期?!流失了多少潛在觀眾......當然,連中口都還沒考出的鄙人也沒有想出合適的...
音樂一出來,才第一個鏡頭,我就知道我會喜歡這部片子。比利時,小橋,運河,鋪滿鵝卵石的小道,建于11世紀的醫院,供有圣血的教堂,彌漫的霧氣,廣場,漂亮的孩子,即使從頭至尾沒有出現過巧克力,這已經是個fairytale fucking town!
fine,除去那些艾小嬣同學極度主觀和感性的對于歐洲的零抵抗力,說點兒實在的吧。
這個故事著實詭異,導演definately是個性本善論者。Ken臨死那段,發生在鐘樓上的那段,有中國味。是,你想說壞人也有好的一面,但是送Ray上火車,這就夠了,過了那個度就假了。
時間有限,恰好在“Harry”第一次現身那兒暫停去上課,又恰逢中午出太陽,暖暖地很開心,覺得這是部陽光的電影,誰料晚上看的后半段急轉直下

自己粗略翻譯了一下,有些地方沒有翻,只把我覺得重要的翻譯了,將就看吧:
In order to create the feeling of the holiday season, Christmas decorations were kept in some streets of Bruges until the end of March. The town council made an official communication to the people of Bruges explaining the reason why.
為了營造出節日氣氛,片中在布魯日的圣誕大街裝飾一直被保留到了三月底。市委員為此發布了一份官方聲明向民眾解釋。
The word 'fuck'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said 126 times in this 107-minute film, an average of 1.18 'fucks' per minute.
F**k 這個詞在這個107分鐘的影片里被說了126次,平均1點18次沒分鐘。

僅僅看影片簡介,《In Bruges》顯然不是我的那杯茶,但我還是選擇與之共度兩個小時。
電影講得是兩個殺手奉命展開的一場“假期”之旅,輾轉間竟譜就一出黑色幽默,讓人忍俊不禁之余也會靜心想一想。影片景設歐洲名鎮——布魯日,建筑古老滄桑中暗藏一種淡定從容,風景典雅清麗中自顯一絲悠閑自在,音樂舒緩輕揚中時有一份憂傷低沉,人物性格鮮明,嬉笑怒罵舉手投足間,演技無懈可擊。
Ray,抵達布魯日之初,就非常煩躁郁悶,豎著個濃黑八字眉,古跡美景視若無睹,牢騷滿腹,四處挑釁。他的伙伴Ken,則悠哉游哉,一副既來之則安之的游客心態,欣享著名畫古跡,流連在美景酒肆。及后,方知初出茅廬的Ray,因為失手錯殺無辜孩童,不得不避禍布魯日。他不能擺脫記憶中的血色,美酒佳人,也難減靈魂的重荷。而老練的職業殺手Ken,則在無情指令下猶豫躊躇,不但不忍把槍口指向并肩的同伴,還及時喝止了他自殺的沖動。溫情,在那一刻綻放,但這樣的轉折,卻又出離了殺手本應具備的冷酷與理智。
不知是因為厭倦了打打殺殺的日子呢

“殺手沒有假期”就安靜地打下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