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兒》或許很多觀眾會覺得一看這個名字就不是什么好看的劇,但是我想你們肯定是誤會了,就像不要以貌取人一樣,這部《大山的女兒》它真的是一部優質作品。一口氣追了20集,越看越入戲,真是一部真實催淚劇。
《大山的女兒》是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而創作,主要講述了黃文秀到廣西最貧困的百坭村,作為第一書記代領當地黨員和村民們所做的那些脫貧事跡。她也是一個真正干實事,干正事,有責任有擔當,將人民群眾放心里的好干部。
人心都是肉長的

7.14《大山的女兒》——動力源泉和一些批判性思考
我很少看電視劇,一般是因為電視劇太長,而且拍得很假,或者我看了前面就知道后面的劇情,看完之后對我沒有任何的幫助。但是這部脫貧攻堅的片子不同,是根據真實人物為腳本而改編的一部電視劇,有些地方的確比較理想化,但是體會到核心思想,還是蠻震撼的。
《大山的女兒》意在讓國人了解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真實情況,尤其是一些城里生活的人。之前雖在媒體上了解過脫貧攻堅,但是對脫貧攻堅的具體過程和真實情況的認知是模模糊糊的,看過這個片子之后

看完第一集,就沒有特別強烈地想繼續看下去的意愿,主要是覺得不夠真實和用心。為了突顯效果,增設情節和藝術化處理不是不可以,但過于失真就會影響劇的質量,尤其這種寫實類題材的電視劇。
第一集的槽點有:
1.劇中黃文秀和她的同窗好友韋明杰給人感覺不像是從貧窮落后的廣西山區走出來的學生,反倒像是從小衣食無憂,過慣了舒適生活的城里人。
2.韋明杰專門租車接黃文秀去求職面試;在兩個人還沒確定關系的情況下,男生為了讓女生留北京,未征求女生想法,就一廂情愿地為女生報了駕校

北師大碩士畢業的黃文秀(楊蓉飾)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生她養她的家鄉,在百色市委宣傳部任職,2018年3月,她主動請纓到廣西最貧困的一個小山村百坭村任第一書記,白天她走村串戶遍訪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晚上與“村兩委”研究脫貧對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進。黃文秀克服困難、不懈努力,在一年多時間內讓88戶貧困戶順利脫貧。然而一場暴雨,卻將黃文秀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雖然黃文秀犧牲了,但是扶貧并沒有結束,其他人接過黃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百坭村實現了全村脫貧。而如今

國家和人民不會忘記英雄,向黃文秀致敬!”“質樸感人、細節用心,真實感、親切感撲面而來”“《山海情》《人世間》后,又一部好看的主旋律劇追起來!”……由嚴從華擔任總制片人,郭中束編劇,雷獻禾執導,楊蓉、劉奕君領銜主演,講述“時代楷模”黃文秀不忘初心使命,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先進事跡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正在央視一套熱播,觀眾好評如潮。前兩集戳心的百坭村脫貧困局和黃文秀殉職前的車內獨白,更是看哭了觀眾,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震撼的劇情片 大山的女兒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