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男人幫》的的確確蠻熱血的(一個年輕人帶著幾個年過半百的一塊兒玩搖滾,能不熱血嗎)很多場面都讓人驚艷到了。比如剃頭發的老閆剛開始弄琵琶呢段,國風和搖滾融合在一起,太帥啦!還有英達演的呢個不靠譜的大叔訓練架子鼓呢塊兒,讓人看到不論什么年紀也可以心懷熱血。
影片最后雖然他們贏得了第一名,付清了欠的錢,但也更貼合普通老百姓的設定趙群又開了自己的流動餐車,這不免讓人想起“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近期話題之作《重返20歲》掀起了全民“再走青春路”的熱潮。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假如能夠讓衰老的身體重獲活力,又會如何走過自己的青春之路呢?電影用奇幻的方式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架起了一座彩虹橋,不過電影終究是虛幻一場夢,現實問題在我們之間又該如何面對呢?這是題外話。
《熱血男人幫》其實片名更應該叫做《熱血老男人幫》,故事很簡單,講述了一幫老年人組樂隊玩搖滾的故事,別看電影涉及到搖滾樂,但后者在片中只是一個元素,一個方式,這并不是一部搖滾電影。本片主題還是描述有關夢想的理念,然而本片也并非單純的追夢之旅,在勵志的前提下,本片多種滲透著中國傳統家庭、企業改制、新老兩代人組合的跨年齡層的元素,再用爆笑的外衣包裝,依舊是一出合家歡的喜劇電影。
四位主人公,個個都是在各自的生活中遇到了麻煩,總之他們是一群真正的“失敗者”,而且除了男一號之外,都是大齡失敗者。但是就是這些處在悲慘世界中的難兄難弟湊在一起卻演繹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故事,這樣的方式有點像《武林外傳》,叫做“苦中作樂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這大概是這些年在滾迷間最常被引用傳頌的倆金句。
而金句之所以能成為金句,多半是因為無法成真。
比如,燃燒得轟轟烈烈的27歲就去死俱樂部的會員畢竟少之又少,絕大部分人還是好死不死地喘著。
又比如,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暫且還只是個神話,而且若真是活到老隨時隨地哭到老,那也該上耳鼻喉或精神科瞧瞧去了。
所以說,咣里咣當傻逼哄哄玩兒樂隊這事,對于小弟小哥沒啥子新鮮,但換成一群大叔就有了噱頭。
尤其還是一群落寞潦倒窮酸甚至有些渣的“人生失敗組”大叔。
(尤其大叔里還有黃秋生和戴立忍這樣的型叔。)
人生失敗組,以世俗的標準衡量,簡而言之,就是金錢地位以及妞兒,一樣都不占著(除了老閆還有菊花兒疼著)。原本也就這么渾渾噩噩、半死不活、心如止水地過完下半輩子,或許夢醒時分夕陽余暉大雨滂沱星空燦爛人山人海中,年輕時曾做過的夢唱過的歌彈過的琴偶爾會黯淡浮現,仿若昨日卻遙不可及。
卻不曾想因為一個小屁孩兒的烏龍搖滾事而驚醒夢中人,抄起大菜刀

故事走頹廢大叔奮發圖強重組樂隊的致青春、致熱血路線,從回味校園澀戀的一干歲月主題中殺出一條血路,上演了這出午夜食堂英雄有夢的超“燃”戲碼。
影片中的男人,無一不是“渣男”,從拆遷隊狐假虎威的隊長,賣“祖傳核桃只此一對”的食堂廚師,滿嘴藝術理想卻撿煙頭貼廣告的藝術家——這些外圍角色,到不懂溝通只懂打架的食堂少掌柜陳翔,被妻兒鄙視的廢柴老爸英達,生活落魄茍活度日的“皇太子”,以及菊花理發店老板妻管炎戴立忍——影片中的主角

《熱血男人幫》個人短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