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ly在外面廣闊世界溜達了一圈,終究還是逃不脫對童年遭遇的費解,回到自己出生的小鎮。
這個在電影畫面里面只有寥寥幾棟建筑的小鎮,濃縮了各色人生丑態。
Tilly的母親獨自住在山上,把自己埋在垃圾堆里消磨人生的最后時光。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再回到這個不堪的地方,起初希望女兒離開,當女兒漸漸撥開迷霧找到當年的真相,卻又一次被小鎮的人所拋棄,她變為一個強悍的母親,為自己女兒的振作竭盡所能。
這個小鎮的上一代,Molly被男友拋棄,生下私生女被小鎮唾棄

我們向往美麗,是因為會被看到、贊賞還是因為美麗讓人開心?
如果是后者,對自己、他人、世界的善意是否也如美麗般如此珍貴,值得人們心向往之、趨之若鶩?
這是一個關于“從哪兒來”的哲學問題。
陽光、風沙與華服,荒誕、諷刺、drama自然生長。
電影情節并不復雜,不停加戲的配樂讓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電影主角是裁縫,但可以說是一出群像,眾多配角,著墨不多但十分傳神。離奇死亡的男主角,“灰姑娘”雜貨店女兒“better you not me”,顏值黨媽寶男查理,善良女裝警察,利己者伊萬,精準絕殺潔癖夫人

申公豹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么努力都搬不動。
小鎮上的人對Tilly的恨,源于偏見,再之后即便她不是兇手,也改變不了別人對她的偏見。瘋Molly從來就不瘋,只是為了簡單的生活,她渴望女兒在身邊又不想她回來承受這些偏見。所以一開始不愿認她,希望她離開。
一開始她試圖改變,她為所有人做衣服,她以為大家開始接納她。可是在特魯迪的婚禮上,她看清了所有人的面目,也終于接納了追求他的Teddy,甚至回想起了當年謀殺案的真相。
本來最好的結局是結婚再帶著母親遠離小鎮

其實這部電影我不太喜歡哈,我從來不覺得一套衣服就能改變人的整體形象。更何況,我非常不喜歡女主幫這群以前害他的人們做衣服。這是為什么?這是什么道理?以德報怨嗎?我沒有看出來任何復仇的意思。整部片中除了最后一個點火的動作,我始終覺得女主占據下風,不知道她都在想些什么。永遠不要去妄想得到施惡者的懺悔,首先于事無補,其次他們會作惡是因為他們根本不覺得這是惡。
但是這部電影有點令我吃驚的人男主居然死了。這女主是真的慘得一逼.......可能這也是女主真正黑化的原因吧。

小女孩被懷疑殺死了村里一個小男孩而遭到驅逐。多年以后,她變身時尚裁縫,改了名字,華麗回歸。她想找到證據證明那孩子不是她殺的。她縫制的一件件衣衫像富有魔力一般,讓女人們紛紛變作時尚女郎。她們需要她,但依然鄙視她、利用她。真相無法澄清,因為牽連太多。在他們眼里她是打了標簽的,而她自己則認為她是被詛咒了。
唯一相信她的愛人,為了讓她解開心結,那么突然而且荒謬的就死掉了。當母親也離去時,實在沒有留戀,那把火,斷了恩怨,也斷了思念。(那把火好像《被解救了的姜戈》片尾的大火)
無論何等靚麗時尚的服飾都無法掩蓋思想中的惡疾。
一個很嚴肅的主題用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現,便多了一份自如。亮點太多,母親的角色尤其出彩。凱特的美,好像才剛剛登場。

《裁縫》丑陋自私的惡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