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妮可基德曼,在冷山和小島驚魂里的表現令人無法忘記,多么美麗,漂亮,吸引人,魅力難擋,甚至有似乎是真實的感覺,沙漠女王依然想把她那高貴的魅力延續下去,但那無法掩蓋的年齡衰老痕跡,在扮演少女部分顯而易見,太過于牽強,而妮可本身的演繹,也無法達到當年的水準。本片主要敗筆有兩個,第一個是前部分的初戀,太過于平淡和無聊,并且非常羅嗦緩慢,沒有亮點,讓人感覺很多余,第二個是妮可從少女到獲得女王稱號的十多二十年內,相貌幾乎沒有年齡的變化,全片沒有給人時間長久滄桑、令人撼動感動的變化。
本片雖然不算成功,但妮可...你仍然是我最喜歡的女演員,沒有之一。

工作原因,在撒哈拉待過半年多時間,看到片名便點了進來。
電影中一望無際的沙漠,徐徐前行的駱駝隊,畫面之外,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惡劣嚴酷,但是讓貝爾剛毅機智,果敢赤誠的真性情流露的更加淋漓盡致。故事跨越英國,伊朗,沙特,埃及……中東和西方文明的差異在服飾,家居,飲食,甚至言談舉止的細節中不斷的碰撞交融,但又各為乾坤。貝爾生命中兩個愛而不可得的男外交官,同樣的對愛癡狂,溫柔似水,可是性格又截然不同,讓人不由得感慨情為何物。貫穿電影也貫穿貝爾一生的那本占滿了風沙和血淚的日記,永遠地留住了那段激情時光,成為阿拉伯夜空中一顆遙遠明亮的星星。

如果有哪個演員單靠綻放給高貴冷艷女主角應該深情實則猥瑣的微笑毀掉一部時代史詩之作的演員的話,那非詹姆斯·弗蘭科 James Franco莫屬,柏林電影宮里頻頻的滿場笑聲無疑證明了這一點。
20世紀的女性版的“阿拉伯勞倫斯”的故事背景下,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女探險家Gertrude Bell在失去了付蘭蘭飾演的 ,這個引領她進入阿拉伯自然與文化的初戀之后,激發出她探索阿拉伯世界的欲望,在一連串的中東外交式探索之后,成就了一代“沙漠女王”的聲名。
不知是已經在熒幕和個人生活的喜劇和出位路上走得太遠,還是他太過現代感的臉龐失去了時代感的原因,在與妮可·基德曼愛情故事的對戲中,他失去了所有的魅力,所剩下的只有他布滿臉龐的喜劇效果,這與電影所要表現的嚴肅史詩性完全不符合。我們完全可以說,這部本來應該成為赫爾佐格六年來首部劇情史詩佳作的電影完全毀在了詹姆斯·弗蘭科 James Franco的選角上。前半段的愛情故事,不管是他帶著Gertrude探索阿拉伯世界自然美景的唯美橋段,還是兩半古錢幣組合所表達的愛情忠貞誓言

我覺得女主一開始就是小孩子的頑皮是驅動力, 遇到第一個man以后詩歌,遠方, 羊群, 山峰, 沙漠,星空, 溪流, 反正不是吃的真正開啟了一個少女的心。 愛的欲望和沖動。在無法改變的失敗加上自己倔強的性格形成的不是更加容易走出失去愛人的低谷, 相反這樣的性格在恐懼再次受情傷的情況下更是愿意選擇逃避尋找相同替代。 勇敢的是人最后選擇了去沙漠旅行,各種沙漠各種走。 天生的勇氣和膽量貫穿始終, 我覺得這種勇氣不是被困難逼迫的狗急跳墻的勇氣, 而是那種天朝上國出生就有的優越感的勇氣

阿富汗的巨變 讓中東這塊土地的命運和歷史重新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這個時點遇到這部電影真是太巧了。
女人以對波斯詩句的喜愛 與德黑蘭伊朗結緣。
在一段美好也荒謬的戀愛終結后,她開始在伊朗和現在的阿富汗的伊朗高原上游蕩。依靠著英政府的強大,無窮的財富,完美的向導,已經無畏的精神,她和沙漠里傳說中殺人不眨眼的酋長們談詩歌談信仰談歷史談波斯的榮光。
之后她的目光又拓展到西邊更宏大的阿拉伯世界。這次她開始和貝都因酋長們談先知,贈送現代工具,許諾未來。阿拉伯的崛起

情節較弱,但場景畫面音樂很贊,我完全被阿拉伯荒漠的風光迷住了。看電影之前我對主角一無所知,妮可基德曼除了顯老一點,她演繹的這位高雅勇敢迷人的文藝女青年還是很出彩的。相比之下幾個男演員就挫了,像是負責搞笑的。
阿拉伯這塊土地有偉大文明和壯美風景,可我們對它了解太少。就我的感覺,中國人對西方很感興趣,而對于離我們更近的中東卻毫不關心,遠不及歐洲人對中東的關注。就像曾經西方對中國的了解停留在瓷器絲綢長辮子和小腳上一樣,我們對于阿拉伯文明的印象也就是一千零一夜吧。
曾經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現在亂成了一鍋粥,唉。

“沙漠女王”史詩級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