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看晚場電影,其間還穿插一段假票風云,還好,沒有辜負我的期待。
我不得不惡俗的說,我被羅進一迷住了。頭腦好,體育棒,彈吉他,唱英文歌,養熱帶魚。還單純善良,還疼愛弟弟,還一往情深。最重要的是,還長得那么帥><
于是我說,這么完美的人,難怪老天要收他。
小魚從羅進一出場的時候,就說他可能要掛。搞得我一顆心始終懸著。跨欄比賽跌倒的時候,我以為他要猝死了;臺風來的時候,我以為他要被房子或者招牌砸死了;他起床喝水的時候,我以為他要被嗆死了。
緊張、歡笑、悲傷、感動。直到他最后倒地的那一刻,我看到吳君如那呆滯驚恐的表情,沒有撕心裂肺,沒有哭天搶地,甚至感情那么好的小弟都不在場。我突然想起來那年表哥走的時候,阿姨也是這么哭的。
做人哪,總要信。總要信,總要信。信念,不是脆弱的東西,而是一種異常堅定的寄托。雖然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自欺欺人,可是除了信,無可奈何。
羅家,本來也是完美的。爸爸耿直,媽媽精明,大兒子出息,小兒子搗蛋。真實世界的理想化。

和兒子一起看電影,兒子和電影中的小兒子差不多大,也一樣的頑皮,也同樣喜歡有個哥哥(他把他的表哥作為自己的大哥哥)。一段平靜平凡的生活常景,但是很溫馨。喜歡他們說話時的慢條斯理,喜歡那種生活的步驟(在上海的生活太快了,也太累了,拖著孩子和兩位老人)。孩子很可愛,頑皮的和懂事的一樣讓人喜歡, 結局有點讓人傷心,不過如果是喜劇估計沒那么讓人記得了。那時的生活有點像往日的上海,大家都窮,也比較親近。現在都富了,也都不相互來往了,距離好遠,人可以玩的時候開開心心,過后誰也不理誰了。連電話都懶得打,打打短消息也就罷了。兒子很喜歡是因為他覺得也有人和他一樣被老師罵, 媽媽喜歡是覺得又回到了童年的日子,人人親近的日子。

終于看了傳說中的《歲月神偷》,我嘗試著剝離對任達華/吳君如/王力宏幾位演員本身的感覺,剝離貫穿影片那美妙的音樂,剝離那些導演一次次渲染的臺詞“一步難”“一步佳”“做人總要信”“魚的記憶只有3秒鐘”……
歲月神偷,它其實什么都沒有偷走,是我們自己弄丟了。
任達華,吳君如。再苦也要讓孩子過的好一點,何必等兒子得了絕癥再去補償呢?
王力宏,愛就愛了,女孩子已經為他放下了那么多,他又何苦一下子與人家一刀兩斷,直到她快走了才去見面?
那女孩兒,留下來又如何,干嘛要出國?
唯獨小男孩兒活的比較真實,無論喜歡月餅還是馮寶寶,都不顧一切的去爭取。在漸漸懂得親情后,也開始努力讀書。他做一切事情,均源自最真切的感情,呵呵。
奶奶早說過,你把所有喜歡的東西扔進苦海里,把苦海填滿,就會和親人團聚。
人在一切看似平常的時候,總是用欲望去壓抑感情,并希望這種壓抑能換來長遠的更多的回報;殊不知有一天停下來,或者說不得不停下來時卻發現,把所有喜歡的東西扔進苦海里,仍然無法換回已經失去的感情和親人。

進二的奶奶說,如果你想和某個已經離世的親人見面,你要把你所有最心愛的東西都一件件扔進苦海里,然后把苦海填滿,你們就能見面了。
然后最后,當進二為了再見到哥哥,把書包里珍藏的一切都扔進大海的時候,我拼命捂住嘴但最終還是在博納悠唐影院的六號廳三排七座上哭的撕心裂肺。我上一次這樣哭,是2009年2月27日晚上9:50,再上一次的話2007年10月14日早上8:30。不好意思,記不起更早的了。
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其實時間都把一切慢慢定格,從未改變,你以為你忘得一干二凈,可是當這些出現的時候,你只能習慣性的不知所措,你會因為她的一條短信一個留言一個微笑一句咒罵一個冷漠的表情而驚喜異常,不能自已。
2009年3月,我和你們一個個擁抱告別,然后來到北京。我以為這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終結,我最終望見的是那個昏暗的站臺上的你們,這些至死不會忘記的兄弟姐妹。我們被推到了社會上,其實每個無限懷念過去的人都無法逃脫被歲月戲弄的命運,我們總是說著那些生銹的話,然后重溫很多年前就擁有的夢想。

“歲月神偷”2010年度佳片,1969太空漫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