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記。
意境美,除了妮可幾個主角演技有待提高,選角一般。皮帕應該是像愛麗絲那樣古靈精怪的樣子,甚至西奧母親也應該有一點那樣的氣質。霍比在書中的描述一下讓我想起海格,寬厚、溫暖,絕不是像這里的演員那么瘦,居然還戴著耳釘(雖然霍比是同性戀,但戴耳釘實在太標簽化了)。鮑里斯大小年紀狀態都不太對,難道裝出蹩腳的口音就能塑造角色了?安迪的小演員感覺對了,和西奧坐在床沿上時凸顯的身高差小細節加的可愛。
西奧,小演員演技真是比不上房間的小男主,眼神、表情一直很緊張,流露不出正常的情感

三個月前在飛機上看完的這部電影,沒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今天查資料,幡然醒悟!金翅雀的畫家是Carel Fabritius!是公認的倫勃朗最具天賦的學生!他本人死于1654年10月12日荷蘭Delft的一場爆炸。他被從碎石堆里救出的時候還沒有死…但是受傷太重,不治身亡。讀到最痛心的是這段話:

唐娜-塔特的原著小說獲得普利策獎,此片的編劇之一又曾經操刀過《絕命毒師》,所以期待較高。
評分低是因為失望吧。
不過我倒是蠻享受電影前2/3部分的悠長緩慢,我看到了一個孩子因為失去母親,生活漸漸偏離軌道。
我看到了孤獨。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最后半個小時電影突然變身槍戰、懸疑,甚至有點黑幫片的味道。多少有些不適應。
倒是開始期待讀原著了。
Theo的獨白,關于母親與失去:
In Amsterdam, I dreamt I saw my mother again.
She was just as glad to see me as I was to see her.

期待很久的金翅雀電影終于看了
……很失望
我很期待的拉斯維加斯那段戲減的差不多了,唉,那段游泳池的戲我真的很喜歡
電影一出來,男主角的選角讓我……不太能接受(不就是接受不了)我看書時覺得西奧應該有點像父親但又有母親的精致,有些陰郁沉默,然后又有點書呆子樣。
同樣皮帕選角……小時候的演員倒是很貼切,但長大后的皮帕……沒什么靈氣。
凱西漂亮是漂亮……但我又覺得不是書中那種讓人舒服的美麗
飾演鮑里斯的演員倒是讓我很驚艷,雖然和書中給我的感覺一樣

上周終于看了電影《金翅雀》。看完覺得,電影沒有評分表現的糟糕。書本已經在搬家中丟失。情節和引用只能憑借記憶。
先說說妮可·基德曼飾演Mrs. Barbour。妮可在預告片里出現時,我以為她是Theo的母親,當知道是Mrs. Barbour的時候,心中覺得有點不適,卻說不出來原由。也許,妮可在我心中總是要演女神的。Theo的母親算得上,Park Avenue上的Mrs. Barbour不是。這甚至一度讓我失去了觀看電影版的興趣。然而,我喜歡上了她對前期Mr. Barour的演繹:矜持,理解,懂得分寸,但是讓人能感到

單從電影角度考量,6分;鑒于蘊涵的澎湃情感,雖然沒有很好的被電影發泄/表達出來,7分。
我覺得導演是想把普利策拍成奧斯卡,票房慘敗起碼說明了觀眾不太喜歡這種剪輯,你把故事講好了還行,問題是故事講的一般,到片尾的時候我一直在擔心進度條不夠用。

《金翅雀》2019年,不知道導演要表達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