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淅瀝的小雨,古鎮西塘。
也許,很多人向往煙雨江南,可從小在江南長大的我,卻不喜歡那潮濕的泥濘。于是窩在客棧看電視,無意中看到這部《大地雄心》。
一眼認出女主角是妮可,男主角么,覺得很帥。上豆瓣一查才知道,原來那便是傳說中的阿湯哥。
他真的很玉樹臨風。
記得第一次去西塘,黑車司機喋喋不休地跟我們講著,住在錢塘人家樓上,便能看到湯姆?克魯斯拍《碟中諜3》時跳下來的那座橋。可惜,250一晚的房間,我們只能搖頭。
電影很好看。喜歡萬馬奔騰的景象。美國西部。遙想。
遙想,男女主角的當年。真不愧天造地設這四個字。可又能怎么,安妮斯頓和皮特不也分道揚鑣。物是人非啊。
情節曲折緊湊,帥哥美女,妮可表演奔放大膽,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尤其是在美國西部爭搶土地那段,湯哥馬上馳騁,意氣風發,分明折射出了人性中勇敢冒險,堅定追求自由的優秀品質,看到這里,我不禁眼眶濕潤了,人生有時就是這樣,你盡力了奮斗了拼了,也許會失敗,甚至下場很悲慘,然而一旦你成功了,美女愛情金錢幸福的生活應有盡有,這就是精彩的人生,雖然在實現的過程中勢必要伴隨著危險和痛苦,但總有人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它!

趙鑫珊先生在《我是北大留級生》里提到了詩歌的翻譯問題;在德語愛情小說《茵夢湖》中,有一首小詩是這樣寫的:“Sterben,ach sterben;Soll ich allein!”直譯過來就是:“死啊,啊死,我便是孤單一人!”這是趙先生的譯文,照他自己的話說那是干巴巴的,沒有一絲文采。而郭沫若先生的是這樣翻譯的:“死啊,啊死,我便獨葬荒丘!”應該說郭沫若先生在這里再創造了“獨葬荒丘”這個詞,營造了一個詩的氛圍,其意境自然超越了德文原文。但它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嚴格的來講,詩歌是不能翻譯的。
詩歌如此,電影亦然。嚴格來講,電影的片名也是不能翻譯的。新近奧斯卡折桂的《No country for old man》就被翻譯成了《老無所依》;我也一直不贊同把《Forrest Gump》翻譯成《阿甘正傳》。盡管這種譯法都有其“如鄉隨俗”的好處,卻也逃脫不了“虛假宣傳”的嫌疑。當然,讓人印象最深的“自作聰明”的片名翻譯恐怕就是法國經典電影《Amélie》(天使愛美麗)了,對那些不懂法語又不屑于事先了解法語片名的大部分觀眾來說,直到電影結束才“恍然大悟”

高貴 貧賤 土地 血債 情仇 亂世 美國夢 自由 移民 相愛 生死契闊 蕩氣回腸

以下文字為轉載。
【簡介】
十八世紀的愛爾蘭,地主與佃農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約瑟之父死于地主紀的下人之手,在為父舉行葬禮時,他家的房屋也被地主手下燒毀。
發誓要為父報仇的約瑟騎上毛驢,在眾人的嘲笑聲中獨自去尋找地主紀了。在途中一酒店,約瑟邂逅了地主紀,但他看上去并不象想象般惡毒。正當約瑟想殺他時,卻由于意外而沒獲成功。約瑟跟蹤來到地主家,可在馬棚里被地主之女麥蓮發現,麥蓮用草*刺傷了他的大腿并跑到外面呼救。約瑟向跑過來的地主開槍,但老槍自己爆裂,反而傷了自身。地主給約瑟治傷并囚禁了他。 其間, 追求個性自由的麥蓮試圖說服一直向往有一塊自己的土地的約瑟與之一起去美國開創自由的新生活,但戀土的約瑟沒有同意,約瑟病愈了。一次,當他行將與地主的業務主管進行決斗時,麥蓮駕著馬車執意離家出走,急于脫身的約瑟無奈中躍上了麥蓮那疾馳的馬車,倆人一起駛向了遠方的港口。
一路上,麥蓮把約瑟當侍童使喚,可剛來到美國,她的唯一財產一套銀餐具便被當地流氓搶走,這使麥蓮的美妙幻想一下子成了泡影

大地雄心:引人入勝的愛情片 生活還是有奇跡在等待著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