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審美來看的這部電影,整個畫面是挺美的,為了致敬梵高所做的油畫式電影是藝術的存在,美的象征,即使不是每一幀都值得推敲,但也是電影的呈現形式的創新。因為是手繪的形式為了使畫面看起來不顯得死板,使用了流動線條的變化來凸顯畫面的運動感。影片中大量將梵高的作品融入其中,形成流動的畫面,更加賦予了畫中人或景物的生命生活氣息。印象派的繪畫就是充滿鮮明色彩的,雖然線條并沒有黑白畫面時的看起來更流暢,但無疑會給人更大的視覺沖擊和觀感印象。

不想移除之前的“想看”記錄,簡單說一下:
劇本還是單薄了,集中在文森特怎么死的那一個時間點上,其它都是身邊人怎么judge文森特上。He is a lonly, silent, shy, humble, hard-working, enthsiastic person who is also depressed and marked as an evil by others.
“特型”演員,特別是羅南的小圓臉讓人懷疑為什么不直接開發一款濾鏡,這樣,特型演員演戲的場景直接濾鏡化,作品不就完備了嘛?都省掉手工油畫到動畫一部。
配音脫節,而且聲音偏小。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突出畫面的效果?【這個批評主要是說

昨晚去看《至愛梵高》,影院居然只有稀松的四五個人,中途走了一家三口,所以我們算是包場看的,無比慶幸。當電影結束時,望著屏幕播放的演職人員表,朋友說“感謝你請我看這樣一部有意義的電影。”
是的,這足以是一部有意義的電影,這是全球首部純手繪油畫電影,凝聚著100多名畫師的匠心之作,再將這些油畫制作成電影。電影讓梵高沉睡的油畫靈動起來,它們不再是成列在世界各美術館的展品,而是帶我們走進梵高生活的一個通道。坐在影院,跟著郵差的兒子阿爾芒踏上旅途,去探尋梵高生活過的法國小鎮,去拜訪結識梵高的人,去領略梵高見到的風景,而支撐和串聯起整部電影的正是梵高100多幅油畫畫作。
梵高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名精神失常而死后成名的偉大畫家,是個天才畫家,是個瘋子。而這部電影的意義在于,帶著我們透過那些熟悉的梵高畫作與送信人一起探尋梵高死去的原因,一路追尋以來,你終于開始理解一點梵高了。
阿爾芒首先去給梵高弟弟提奧送信卻發現,在文森特去世半年后提奧也不可終日離世了

文:小島
“他絕對不是自殺而死”他對阿爾芒說。
“為什么?”阿爾芒問。
“如果一個人想要自殺,為什么不對著自己的腦門太陽穴扳機,而對著自己的腰來一槍?再者,若是自殺,那樣近的距離下,子彈一定會穿透他的身體,可是為什么子彈還停留在他的身體里?”
阿爾芒神情恍惚地呆立在原地。
故事發生在梵高死后,郵差約瑟夫?魯林委托兒子阿爾芒?魯林將梵高生前留下的一封信交給梵高親愛的弟弟提奧。在這段送信的旅途中,阿爾芒?魯林結識了梵高最后生命中里最重要的三個人物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為他人考慮太多,反而會迷失了自己。不妨做個沒心沒肺之人,痛快一生。
電影可以叫做“梵高之死”,用先拍后畫的方法?借用經常給梵高送信的郵局局長的兒子追述了梵高死前的一些事件。雖然最終也沒說出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死因是什么,但是觀眾都能猜到了,每個冷漠的人都有份,就像三體中后面人類投選程心為執劍人最后導致地球對三體的威懾失效而被驅逐到澳大利亞一樣,“我說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有責任”
雜感: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