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跨越抗日戰爭的愛情故事!
男主深愛著女主,女主也深愛著男主。
但是在亂世之中,又怎能容下一對小人物美滿的愛情呢?
六年前,梁森(梁家輝)和梅伊(梅艷芳)相識于抗日游行之中。
人生最美好的年紀,激情與愛意洶涌澎湃的時候,兩人相愛了。
兩人互送了信物,并發誓永遠不會遺失。
戀愛的時候,一些小事情都會變得甜蜜起來。
只是,他們處于亂世。
愛情這么奢侈的東西,是很難保留的住。
梁森不敢留下任何承諾,于是在留下一封信后,他選擇離開參加了革命。
再見面時
一部《何日君再來》分兩天看完,頭一天看了一小時,覺得不過爾爾,第二天看完,不禁淚流滿面。
這個時候挑這部片子看,自然有紀念梅姐的意思。然而即使不帶私心地看完全片,給人印象最深的也還是梅姐的表演。一開場的歌舞先聲奪人,舞女角色對歌手出身的梅姐來說,自然駕輕就熟。妖嬈而大氣的臺風乍現,立即把全場所有其他演員的風頭都壓了下去(當然除了曾爺,呵呵)。此后劇情徐徐展開,梅森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也一一浮現,從學生時代情竇初開,到混跡風塵的成熟妖嬈,重遇舊情人時的猶豫與渴望,掙扎在日軍鐵蹄下的無奈與不甘,一直到最后洗凈鉛華的日本家庭主婦形象,梅姐演來無一不絲絲入扣。
最扣人心弦的表演,我認為有兩處。一是劇中唱《何日》的一段蒙太奇鋪陳,梅姐把梅森一邊身懷六甲盼情人,一邊在日軍的威逼下忍辱負重的處境刻畫得真切感人,霑叔的詞曲在梅姐沉郁動人的歌喉演繹下,猶如一聲聲嘆息,讓人忍不住放聲一哭,既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沒有國家保護的女性。二是片末梅森拒絕舊情人的一場戲,兩分鐘的漸近鏡頭

女人沒有丑美,只有長得濃的和淡的。濃的大概如梅艷芳,杏眼圓睜五官立體,是所有人一眼望去的頭牌;
長得淡的大概如吳家麗,細眉小眼塌鼻子,若是拉過去一樣樣比五官,吳家麗樣樣不如梅艷芳。
然而《何日君再來》,完全被長得淡的吳家麗圈粉。開場的10分鐘,把女主梅艷芳比得一點顏色都沒了。
第一景,梅艷芳濃,聚光燈下穿著繁復花紋和皮草,畫著濃妝眼影唱歌,正面張揚;
吳家麗素,一個全素色旗袍的暗色背影,轉身在人群,一個肩膀一個腰身勾得人癢癢;
第二景,梅艷芳動,在聚光燈下唱歌

何日君再來:兜兜轉轉,他終于還是失去了這份愛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