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的片子就像一個喜歡說冷笑話的憤青 冷笑話不好笑 憤青又不愛說話 他的笑話里人們習慣沉默的接受傷害 壓抑克制到麻木 只期最后的一點爆發還戰戰兢兢。 阿基電影的“冷眼看世界”總有別一番更復雜的滋味,雖然手法仍是凝練簡潔,但本片中對于人生無常似乎有一種戲虐性的解讀,黑色幽默中也可看見陽光所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長也是阿基電影得我心的原因之一(偷笑)
類似主題的故事阿基總能拍出他那固定卻百看不厭的形式,本片屬先冷后暖的模式,在冷幽默中總夾雜著淡淡的憂傷令人回味

渾渾噩噩的礦場工人蘇里南遭遇不斷。他好像有心,又好像無心,打從影片一開始,他的厄運就開始了:正在工作的礦場(大概是褐煤礦山)突然垮掉,與他關系不錯的礦場伙伴走投無路,自殺前把自己喜愛的凱迪拉克敞篷豪華車送給了迷迷糊糊的蘇里南,然后一槍崩了自己。
蘇里南并沒有幫著自殺的好友料理后事,而是認真地駕駛著這部豪華車,帶著簡陋的行李,揣著幾年來所賺的所有血汗錢(八千馬克,也不算多大的數字),向大城市開進。他是個老土,不會鼓搗這部豪車,放不下來車篷,寒冷的北歐環境里,只能裹著圍巾

有種卡夫卡的感覺。除了逃出生天的結尾,其他都很喜歡。認為在別處還存在一個希望,這就差了口氣。
幾個細節挺有意思:開場戲里把汽車贈與/托付給男主以后,自己走入衛生間自殺。主動選擇衛生間去死,等同把自己沖入馬桶。車棚一開始發現是壞的,失靈的機構,冬天無法給人庇護。直到眼鏡男死前才發現那個按鈕,車棚徐徐合上,如同扣上棺蓋。遲來、錯位的安慰。男孩的壞手槍,像是魯格p08,一戰時的老槍,又是個失靈的機構,歷史的遺跡。那個mini八音盒奏出的居然是國際歌——共產主義不過一場兒戲。

片頭,沉默。沉默到只剩煤礦作業的噪音,沉默的憤怒與無奈在爆破中炸裂、隨車輪下碾卷、鎖定在廢棄的廠門上。停產讓工人們走投無路,通過工友在拉丁背景音樂下吞槍別世一幕,既把芬蘭人悲壯深沉又不乏浪漫的氣質盡顯無遺,也將故事背景極簡地交代完畢。礦工卡塞林啟動工友贈予的凱迪拉克,隨著身后木制車庫的塌落,他告別破碎的生活開啟了一段未知的謀生旅程。
冰雪皚皚中飛駛的敞篷車注定不會帶來一場舒適的體驗。中途買漢堡包的卡塞林被兩個劫犯盯上,奪走了他錢包里的全部家當

無產階級三部曲第二部,史上越獄最容易電影。
卡蘇里南是一個礦工,影片開頭依舊是招牌式的工作環境描寫,然后就是遭遇困境了。他工作的礦場遭遇了停業,結果他的老板好心送給他一輛敞篷凱迪拉克車,然后面無表情二話不說進到房間開槍自盡……又是阿基典型的突如其來的暴力和簡潔到無的冷幽默表演方式,實在太招人喜歡。隨后他駕駛敞篷凱迪拉克車帶著隨時可以放歌的收音機遠赴赫爾辛基另謀出路。天空下起了雨,但他無論如何都拉不出車的頂棚,只能淋雨前行

一個充滿諷刺的黑色電影。男主角失去工作后駕車去了別的城市,想要安定下來結果困難重重。還在遇到欺負時正當自衛,結果被警察抓住投進監獄。在獄中結識的男子反而充滿了舍己為人的豪氣,知道他想提前出獄,幫他一起越獄。還去一起搶了趟銀行。在與提供作案工作的黑社會交涉時,那男子自己冒險,讓男主角呆在安全的地方。結果自己送了命。男主角最終拿著搶來的錢,和自己愛上的女人,按照越獄男子聯系好的偷渡方式,最終奔向了自由之地。最終男主角看似有個還算美好的結局

升空號:生活從不是用來絕望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