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一致的,不管在哪 一個地區、國家。但能否實現,真的跟人所在的地區、國家、甚至家庭有關。對于賈寶玉來講,他只要考慮如何與女孩交往;對于思聰一個億那只是小目標。但對于“馬加拉”,雖然有力量、有技能,一個人不用機器設備砍到一棵大樹;土法制炭;一個人靠一輛單車運送龐大的一堆木炭。這其中的艱辛,我看了都累,與收入相比,根本不值,我算了一下,一自行車炭,10袋,每袋2000、3000或者4000元剛果幣,還要路上的人敲詐掉一袋,顧客們的壓價,太慘了,女兒拉肚子

1.評論里一句話我挺贊同:“如果不愚昧信仰,你以為他還能存活到現在接受你的指點么?”為什么要嘲笑他的無知,有時候,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的勇敢。
2.電影是我老板推薦的,說是近期觸動較大的一部,推薦理由是看完之后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然而我看得全程心嘔。痛苦的形式千萬種,根本源于預期跟現實距差無比,努力無望,這種痛苦我也體會著。接近夢想除了需要自己的雙腳還可以有自行車摩托車轎車超跑這些工具v0,甚為重要也易被忽略的是時代加速的傳送帶a。v=v0+at

看完本片仿佛讓我回到兒童時代,片中賣碳人猶如我勤勞善良的祖輩們。
本人1987年生與湖南省東南小山村里,記事起廣東還沒開放,那時候的人民剛經歷過公社化運動以及60年大饑荒,所以山上山下有土的地方就會被開發種植,山里的只要能讓人以及家畜吃的植物幾乎都只要長出來就沒了,小孩四五歲就要幫家里務農已級放牛養豬養家禽。
因為上一代的讀書人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也沒有受到禮待,而且被斗爭被戴高帽。小孩初中畢業或者小學畢業就輟學,讀書或者有文化不能夠解決溫飽,而且似乎很危險

這部電影更像是紀錄片,一邊看一邊揪心,最后也沒有看完…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不是微觀地說剛果人民的苦楚,也不是說非洲都是這種現象,在哪里都一樣,幸福的人生大抵相同,不幸的人生又各不相同!在中國,古有賣炭翁,今有這兩年剛拍的《隱入塵煙》,沒錢沒背景沒權利的窮人卑微到極致,他們專有的標簽就是勤勞和善良。唉,一看這種東西,眼淚就總想尿尿…我們都向往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但人性的扭曲以及逐利性在那個高度發達的物質世界真的會有改變嗎?

百感交集看完,在黑暗中凝視著staff表。發現緊接著男女主人公名字下面的是 un film ecrit, realise et filme par Emmanuel Gras(手機不好打法語字母)意即此片由Gras編劇導演,讓剛剛當做觀察型紀錄片看完的我很是意外。
一搜導演,Emmanuel Grasis a director of documentary-inspired films.
然后看到訪談https://nofilmschool.com/2018/08/makala-emmanuel-gras-interview
《馬卡拉》想去砍一棵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1004.html